[发明专利]一种覆盖介质层的漏泄同轴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11056.4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4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谭康伯;李凯;路宏敏;官乔;蓝燕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3/06 | 分类号: | H01P3/06;H01Q13/20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61205 | 代理人: | 田文英,王品华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覆盖 介质 漏泄 同轴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通信电缆技术领域中的一种覆盖介质层的漏泄同轴电缆。本发明应用于地铁、停车场、隧道、煤矿、基地、军事管制区、边境等闭域空间内的无线电通信和安防系统中。
背景技术
漏泄同轴电缆是一种配置连续缝隙天线阵的馈电线,其一部分能量可以以辐射波的形式均匀,稳定的辐射到外部空间,另一部分能量仍在漏泄同轴电缆的内部沿着轴向传输,因此漏泄同轴电缆同时具有传输线和辐射天线的功能。传统的漏泄同轴电缆辐射能力偏低,在接收机距离漏泄同轴电缆一定距离后,接收到的电平无法满足接收机灵敏度的要求。通常在传输距离不变的情况下,想要增加漏泄同轴电缆缝隙正向工作区域内的辐射场强,通常采用以下的方法:
卢嘉栋等人在其发表的论文“面向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的漏泄电缆分布式系统”(电气应用.2016年第35卷第17期)中提出一种加放大器系统的漏泄同轴电缆。该电缆利用加放大器系统的漏泄同轴电缆来实现无线信号的长距离传输,弥补了射频信号的损耗,增强了漏泄同轴电缆缝隙正向工作区域内的辐射场强。但是,该方法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第一,这种加放大器系统的漏泄同轴电缆结构复杂,安装困难。第二,在这种加放大器系统的漏泄同轴电缆中,需要给放大器系统输入功率,不仅消耗大量的能量,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中天日立射频电缆有限公司在其申请的专利“一种带反射面的漏泄同轴电缆”(申请号:201110431642.3,公开号:CN 102394331B)中提出了一种带反射面的漏泄同轴电缆。该电缆包括漏泄同轴电缆,反射面和固定支架,漏泄同轴电缆置于反射面与固定支架之间,固定支架的两个端点连接在反射面上。这种带反射面的漏泄同轴电缆相比于未带反射面的漏泄同轴电缆,在输入功率不变得情况下,增加了缝隙正向工作区域内的辐射场强。但是,该方法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时:第一,反射面不仅体积大,而且需要和漏泄同轴电缆之间存在不小的距离,不宜在空间相对狭小的场地安装。第二,这种带反射面的漏泄同轴电缆在缝隙正向工作区域内的辐射场强增强幅度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占用空间小且辐射性能强的覆盖介质层的漏泄同轴电缆,利用介质层对电磁波的折射作用改变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使电磁波集中到漏泄同轴电缆缝隙正向工作区域中,从而提高了漏泄同轴电缆缝隙正向工作区域中的辐射场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包括漏泄同轴电缆和介质层,漏泄同轴电缆为同轴结构,该漏泄同轴电缆由从轴心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导体、绝缘介质、外导体和保护套组成。介质层位于缝隙的正向,关于缝隙排列线对称,且沿轴向均匀覆盖于保护套外表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由于本发明采用位于缝隙的正向,关于缝隙排列线对称,且沿轴向均匀覆盖于保护套外表面的介质层,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加放大器系统的漏泄同轴电缆结构复杂,安装困难的缺点,使得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
第二,由于本发明采用位于缝隙的正向,关于缝隙排列线对称,且沿轴向均匀覆盖于保护套外表面的介质层,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加放大器系统的漏泄同轴电缆能量消耗大,浪费大的缺点,使得本发明具有能耗低的优点。
第三,本发明采用位于缝隙的正向,关于缝隙排列线对称,且沿轴向均匀覆盖于保护套外表面的介质层,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带发射面的漏泄同轴电缆体积大,占用空间大的缺点,使得本发明具有体积小,宜于在狭小空间安装的优点。
第四,本发明采用位于缝隙的正向,关于缝隙排列线对称,且沿轴向均匀覆盖于保护套外表面的介质层,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带反射面的漏泄同轴电缆在缝隙正向工作区域内的辐射场强增强幅度不明显的缺点,使得本发明具有能大幅度增强漏泄同轴电缆缝隙正向工作区域内辐射场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中两个缝隙周期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在缝隙正上方两米处提取线上的电场强度对比图;
图3为实施例中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在漏泄同轴电缆中央缝隙上方一米到两米区域内的电场强度分布图;
图4为实施例中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在漏泄同轴电缆向负载方向离中央缝隙二分之一缝隙间距处上方一米到两米区域内的电场强度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10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拨片及使用该拨片的折叠伞杆
- 下一篇:一种盒型手提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