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盲人安导拐杖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10239.4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9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仁义 |
主分类号: | A61H3/06 | 分类号: | A61H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4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光信号 拐杖 红色闪光灯 语音提示 条纹 陪护 出行 闪烁 | ||
盲人安导拐杖。使用本发明不仅给单独出行的盲人提供“语音提示和振动暗示”两种安导平台;同时给过路人用红色闪光灯闪烁反光信号和四条红、黄条纹反光信号反复多次提醒的机会,而且节省了陪护人员,实现盲人不盲,成为正常人的功能。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专门为盲人单独外出行走方便安全导航而设计并制作出的一种“盲人的安导拐杖”。
二、背景技术
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资料称,中国是世界上第一“盲人大国”,这些盲人中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国家非常关注他们,政府在车站、码头、机场、商场均设有盲人通道,让盲人安全出入。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在障碍物中穿行时,要么是用长3m左右的细竹杆探路导航,要么是陪护人牵着出行;若面对运动的人群、运动的车辆以及空中障碍物和凹凸不平的地面要想穿行,竹杆探路完全失效,可能寸步难行,要想强行穿出十分困难,也非常危险。有时还把竹杆放失了位置或被别人移动了地方,找不到竹杆就更可怕,在这几种情况下,只能靠陪护人牵着出行。鉴于此我设计并制作出一种“盲人的安导拐杖”,为盲人排忧解难。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盲人的安导拐杖”,让盲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场所,什么样的环境,单独能在障碍物中自由穿行,既不影响和妨碍他人,也不跌撞损伤自己,靠拐杖引领盲人出行,代替陪护人并为盲人保驾护航。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盲人的安导拐杖”是由红外线探测器,红色闪光灯,微型扬声器,微电脑处理芯片,锂电池,耐磨减震底座,弯钩手柄,四条红黄条纹反光区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日常生活中,盲人单独外出行走一般是在运动的人群中行走和在运动的车辆中穿行,由于细竹杆探路完全失效,要想强行穿出非常危险。虽然政府在各个场所均给他们设有盲人通道,但还是不能满足盲人单独外出行走的需求。由此我想将普通拐杖进行改造,在杖头上端安装红外线探测器、微电脑处理芯片、红色闪光灯和微型扬声器。先由红外线探测器探测人、物、车距盲人有多远,方位和方向,速度大小,空中的障碍物,凹凸不平的地面、十字路口红绿灯等各类信息,立即将信息传给微电脑处理芯片,再由微电脑处理芯片在第一时间命令各个工作机关,根据信息要求立马执行,语言给盲人提示,可前进、静止、右拐、左拐、后退,低头弯腰到什么程度、脚抬高;同时红色闪光灯一闪一闪发红光,警示周围的人和各种行驶车辆的司机,注意前方有盲人,请避让和减速慢行。振动暗示仪是根据振幅的大小决定凹凸程度的大小;频率的高低决定路滑程度的好坏;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坏路段的长短,若不振动则表明进入了好路面给盲人暗示。使用本发明不仅给单独出行的盲人提供“语音提示和振动暗示”两种安导平台;同时给过路人用红色闪光灯闪烁反光信号和四条红、黄条纹反光信号反复多次提醒的机会,而且节省了陪护人员,实现盲人不盲,成为正常人的功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半剖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电路图
四、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中,拐杖杆(12)下端与耐磨减震杖底座(13)转动连接,其上端与弯钩手柄(1)连接,在拐杖杆(12)上部侧面分别安装充电插孔(14)、空中障碍物提示键(2)、电源开关(3)、语音提示键(4)、LED高亮度闪光红灯(5)、振动报警暗示仪(7)、闪光灯警示开关(8)、红黄色反光区(11);在拐杖杆(12)上部内分别安装有红外线探测器(6)、微型喇叭(9)、锂电池(10)、微电脑处理芯片(15);在拐杖杆(12)底部与耐磨减震底座(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仁义,未经张仁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02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助老伴行人手振动舒适度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 下一篇:光学训练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