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伪防窜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10123.0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3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惠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33235 | 代理人: | 张德宝 |
地址: | 311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五***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伪 防窜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伪防窜货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流通是商品固有属性,一旦其流通性脱离企业控制,商品就由流通变成“流窜”发生流窜的原因有如下几种情况:
a、区域价格不同:不同地域消费者购买能力存在差异;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等考虑,对不同地域投入的资源配给不同;不同地域的市场竞争情况不同;较大规模的大经销商所在地域不同;
b、渠道管理漏洞:企业渠道管理体系不尽完善,存在一定的漏洞;违规者在窜货之前一定会仔细的寻找企业管理体系上的漏洞。如果企业的体系很完善,无机可乘,那么其犯错误的机会就大大减少;
c、返利差异机制:企业一般用销量作为返利唯一标准,实行递进销量奖励政策:销量越多,返利越高,导致部分经销商不择手段地向外“侵略”;但在预期销量没有完成,尤其又出现亏本的情况下,经销商要窜货抛销;
d、用于促销费用:经销商和企业营销人员将企业拨给的促销费用是否全部用以推广,其实企业难以掌控,因而一些经销商和企业的营销人员往往从促销费用中拿出一部分钱用于低价窜货把销量做上去。
现有解决窜货的方案:
现有市场上大部分的防窜货技术都是用套标实现的。其存在以下缺点:
(1)防伪码与物流码的套标形式增加系统的复杂性,企业内部人员对各种码的管理和验证流程相对比较复杂;
(2)增加标签印刷成本,一个标签显示两个码,需要更大的标签面积,增加印刷压力。且降低标签的简洁度和美观度;
(3)用户通过后台系统就可以批量进行某些货物的销售区域绑定,而不是以仓库中实际发货的动作进行销售目的地关联,容易造成企业内部人员的窜货设置漏洞;
(4)缺少窜货警报窜货短信及窜货详细数据分析功能,窜货发生后,企业管理员只能得知窜货地区,不能获取窜货产品和扫码消费者相关信息。缺乏窜货后应急处理机制。造成防窜货机制效能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伪防窜货的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一种防伪防窜货的方法,包括步骤:
1)将商品的物流信息、防伪信息、经销商地址与商品相关联,并生成唯一的二维码;
2)将物流信息、防伪信息、经销商地址上传到服务器;
3)消费者扫描二维码获取防伪信息,进行商品真伪的判断;
4)获取消费者的扫描地址、扫描时间、防伪信息,并上传到服务器;
5)若消费者的扫描地址与经销商地址相同,则该商品未发生窜货;若消费者的扫描地址与经销商地址不同,则该商品发生窜货。
优选的,将防伪信息与商品相关联,生成二维码的方法为:将生码批次、企业ID、商品详情进行加密后,再对该加密字符串进行MD5加密,取后五位字符,再将五位字符信息转换为二维码。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
6)将窜货商品的信息在地图上显示。
优选的,所述将窜货商品的信息在地图上显示的方法为:将商品的经销商地址与消费者的扫描地址用箭头连接,表示窜货的方向。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
7)若该商品发生窜货,则通过短信的形式告知该商品的生产企业的相关人员,以便及时进行防窜货事件的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商品的物流信息、防伪信息、经销商地址与商品相关联,并生成唯一的二维码,产品标签只需要展示一个码,节省印刷和物料成本;窜货事件的及时反馈,通过多种渠道通知企业管理员进行窜货事后的处理;实时收集更新窜货信息,通过图形化界面和报表直观表现全国的窜货情况,为企业的防窜货方案提供宏观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结合附图1,一种防伪防窜货的方法,包括步骤:
1)将商品的物流信息、防伪信息、经销商地址与商品相关联,并生成唯一的二维码;
2)将物流信息、防伪信息、经销商地址上传到服务器;
3)消费者扫描二维码获取防伪信息,进行商品真伪的判断;
4)获取消费者的扫描地址、扫描时间、防伪信息,并上传到服务器;
5)若消费者的扫描地址与经销商地址相同,则该商品未发生窜货;若消费者的扫描地址与经销商地址不同,则该商品发生窜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惠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惠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01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