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虹吸与重力相结合的卫生间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9424.1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0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罗锐;彭爱红;李建锋;谌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122 | 分类号: | E03C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邓佳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虹吸 重力 相结合 卫生间 排水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虹吸与重力相结合的卫生间排水系统,包括生活污水管线、生活废水管线、排水立管、透气立管、和H管,每套房屋内均设置一套生活污水管线及生活废水管线;生活污水管线的一端与该房屋内的坐/蹲便器连接,所生活污水管线的另一端与排水立管直接连接;生活废水管线连接成环网,环网与排水立管直接连接;透气立管的下端与排水立管连接,上端伸出屋面;排水立管与透气立管之间通过H管连接,且每层楼的房屋所对应的H管与排水立管的连接位置高于每层楼的房屋所对应的生活污水管线、生活废水管线与排水立管的连接位置。本发明解决卫生间管道安装所需的层高空间、可避免水封消失引起防臭功能丧失、洁具排水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虹吸与重力相结合的卫生间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住宿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卫生间排水、防臭、排水效率等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国内几乎全部的卫生间排水均采用重力排水的系统形式进行,对于管道材质则各有不同。然而就重力排水系统形式而言存在以下集中弊端:
第一、所有排水管需要设置坡度,所有管道坡度必须沿着水流方向,且不同的管道材质、管道半径,其坡度要求不一,这就对于同层排水地面局部沉降高度和异层排水吊顶要求较高,需要为排水管线安装预留足够的空间。
第二、常规的重力排水,由于排水管道设置坡度,防臭完全靠地漏自带的水封、U型、P型存水弯中的水,达到水封的目的。然而由于本身水量较少,水泵效果不好,而且长时间放置后,由于蒸发作用,水封会逐渐消失,致使系统丧失防臭功能。
第三、由于重力排水系统排水速度较慢,特别对于浴缸、拖布池等储水量较大的洁具,排水时间较长,影响后续人员的继续使用。
为改变以上弊端,发明该种排水系统,通过虹吸与重力排水形式相结合,很好的解决了安装空间、防臭、以及加快排水速度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虹吸与重力相结合的卫生间排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为排水管线安装预留足够的空间、水封会逐渐消失致使系统丧失防臭功能、洁具排水时间较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虹吸与重力相结合的卫生间排水系统,包括生活污水管线、生活废水管线、排水立管、透气立管、和H管,每套房屋内均设置一套所述生活污水管线及所述生活废水管线;所述生活污水管线的一端与该房屋内的坐/蹲便器连接,所生活污水管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水立管直接连接;所述生活废水管线连接成环网,所述环网与所述排水立管直接连接;所述透气立管的下端与所述排水立管连接,上端伸出屋面;所述排水立管与所述透气立管之间通过所述H管连接,且每层楼的房屋所对应的所述H管与所述排水立管的连接位置高于所述每层楼的房屋所对应的生活污水管线、生活废水管线与所述排水立管的连接位置;所述坐/蹲便器通过重力式排水方式,所述生活废水管线利用虹吸式排水形成局部虹吸系统。
优选地,所述生活废水管线与洗脸盆、地漏、浴缸、拖布池、洗衣机排水中的任一个或多个连接。
优选地,所述排水立管与多层楼面的房屋的生活污水管线、生活废水管线连接。
优选地,所生活污水管线的另一端通过三通与所述排水立管直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生活废水管线通过四通与所述排水立管直接连接。
本发明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卫生间管道安装所需的层高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还可避免水封消失引起防臭功能丧失、洁具排水时间长的问题,实现一种虹吸与重力两种形式共存的卫生间排水系统。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94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