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裂纹陶瓷器具的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9328.7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2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曾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楚风陶社陶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04 | 分类号: | C04B33/04;C04B33/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梁灵周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裂纹 陶瓷 器具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陶瓷器具的加工,具体说是一种裂纹陶瓷器具的加工工艺,其包括将陶泥进行球磨、过筛,得到坯泥;对坯泥进行揉挤后制作成器具毛坯;在器具毛坯外表面成型裂纹;然后干燥、上釉;最后烧结,得到陶瓷器具成品;本发明将陶泥球磨后制作成器具毛坯,然后直接在器具毛坯上成型裂纹,再上釉烧结,其与传统工艺将陶瓷表面的釉烧裂的工艺相比,本发明并没有将器具表面的釉烧裂,因此器具的抗震性能、热稳定性、强度和耐磨性均较好,实用性强;且外形独特,透气性好,质量轻,还含有微量元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器具的加工工艺,具体是一种裂纹陶瓷器具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陶瓷制品是根据陶瓷本身的致密方法通过将粉末材料处理成一定的状态,采用与产品相适配的加压方法将其加压,而后对其进行烧结而形成的,因此陶瓷材料在加压阶段的强度、加压后完成干燥处理以后的材料的强度,干燥过程的收缩和烧结过程中的收缩,以及在烧结过程中材料的软化造成的变性的这些特性都直接影响着陶瓷制品的质量。陶瓷制品应用的领域十分广泛,但不同领域应用的陶瓷制品的特性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现有陶瓷裂纹釉产品,在釉面上有裂的痕迹。其是在烧制时将陶瓷表面的釉烧裂,再通过人工涂抹墨汁或机油渗透到裂的缝隙里使裂纹染色的方法制得的。这种类型的陶瓷不适合作为日用陶瓷产品,因为其表面的釉已经裂开,抗震性能、热稳定性、强度和耐磨性均较差,轻微的碰撞就有可能导致其破碎,一般只能作为摆设装饰品,而无实用性,无法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用性强、透气性好的裂纹陶瓷器具的加工工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裂纹陶瓷器具的加工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陶泥进行球磨、过筛,得到坯泥;
(2)对坯泥进行揉挤后制作成器具毛坯;
(3)在器具毛坯外表面成型裂纹;
(4)然后干燥、上釉;
(5)最后烧结,得到陶瓷器具成品。
作为优选,所述陶泥由枯土、料土和硅藻土混合组成。
作为优选,按质量百分比计:枯土60-80%、料土15-25%、硅藻土5-15%。
作为优选,所述陶泥反复洒水自然风化1-2年后进行球磨。
作为优选,球磨时,固液质量比为(9-4):1,球磨时间10-12h;球磨后过80-120目筛。
作为优选,在器具毛坯外表面成型裂纹的方法为:首先在器具毛坯外表面需要成型裂纹的位置涂抹原料,然后在对应需要裂纹成型的位置的器具毛坯内表面用力向外推挤,使其外表面裂开。
作为优选,所述原料采用所述陶泥的干粉、玻璃水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涂抹原料1-2min后,再用力向外推挤。
作为优选,在用力向外推挤时,力的作用方向与内表面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烧结采用气窑,烧结温度为1200-1400℃,烧结时间10-14h。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将陶泥球磨后制作成器具毛坯,然后直接在器具毛坯上成型裂纹,再上釉烧结,其与传统工艺将陶瓷表面的釉烧裂的工艺相比,本发明并没有将器具表面的釉烧裂,因此器具的抗震性能、热稳定性、强度和耐磨性均较好,实用性强;且外形独特,透气性好,质量轻,还含有微量元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一种裂纹陶瓷器具的加工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楚风陶社陶艺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楚风陶社陶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93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