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均衡电池托盘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8049.9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8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姚志恒;宋胜田;韩锋;孙艳丽;袁宇;胡晓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锂电(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均衡 电池 托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托盘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均衡电池托盘。
背景技术
电池成组时的电池一致性是电池分选的一个重要参数,不一致的存在使的电池组的性能指标不能达到单体电池的原有水平,严重影响了电池在电动汽车上的运用。电池组内各单体之间存在差异最常见的现象就是电池组间压差过大。压差大表现在电池组串联的电池之间,有一部分电池的电池电压偏高,一部分电池的电压偏低。由于锂离子电池的过充过放会对电池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发生起火、爆炸等隐患,所以当电池组中的一个电池达到截止电压时就要停止工作。压差过大会导致在电池组充电时,电压偏高的一部分往往先达到了截止电压,充电停止,而其余电池还有还未充满电,导致电池组整体容量偏低。反之,如果电池组放电时电压偏低的一部分先到达截止电压,其余电池还有电量的情况下电池组便已经停止工作,使得电池组性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电池成组前对电池进行均衡处理,使各单体电池电压一致,可以提高电池组的一致性,从而充分利用各单体电池的性能。
目前电池成组前为了保证一致性,往往先对电池进行分选,选择电压相近的电池进行配组。但是,分选并不能完全保证所有电池的电压都一致,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接近,并且分选后的电池经过长时间的静置后电压又会发生变化,电池压差很大的情况还是存在。所以,如果存在一种装置可以使电池成组前电压保持一致,并且长时间存放时仍能保持电池的一致性对电池成组的意义重大。
中国发明专利CN 103094969 A公开了一种电池均衡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均衡单元,所述均衡单元包括上平台以及用于放置电池的下平台,所述上平台、下平台之间设有供两个或两个以上电池竖直放置的空间,所述上平台以及下平台可加持电池的正负极,使放置于上平台与下平台之间,当上、下平台加持正负极时,所述电池并联连接,经过一定时间的电流交换后,电池之间的电压以及带电量达到一致,但是此发明专利无法检测电池的正负极是否放置准确,也无法实现不同托盘之间的均衡,更不能解决电池长时间存放时一致性变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检测电池极性的自动均衡电池托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均衡电池托盘,包括托盘,所述托盘内设置有多个用于竖直放置电池的空间,所述用于竖直放置电池的空间底部设置有正、负极触点;还包括均衡控制器,所述正极触点通过正极连接排线与均衡控制器正极接线排电连接;所述负极触点通过负极并联铜排并联后与均衡控制器的总负接口相连接;所述均衡控制器内设置有电池正负极检测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正负极检测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所述每个电池的正极触点通过正极连接排线与检测均衡切换开关相连接,所述检测均衡切换开关的检测模式触点与发光二极管负极相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正极与总负接口相连接;所述检测均衡切换开关的均衡模式触点与正极并联铜排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发光二极管与总负接口之间连接有电池反接报警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总负接口分别与输入负接口、输出负接口相连接;所述正极并联铜排分别与输入正接口、输出正接口相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可以对电池的极性做判断,电池极性不符合要求的会报警提示;另外,通过并联的方式将电池连接在一起,实现电池的均衡;不管是电池极性检测还是电池均衡都是利用的电池自身电量,除电池自身损耗,无其他损耗,可用于长久存放电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自动均衡电池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自动均衡电池托盘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为正极连接排线,2为正极连接排线接线端子,3为负极并联铜排, 4为正极触点,5为均衡控制器,6为均衡控制器正极接线排,7为总负接口,8 为检测均衡切换开关,9为发光二极管,10为电池反接报警器,11为输入负接口,12为输出负接口,13为正极并联铜排,14为输入正接口,15为输出正接口,16为负极触点
801为检测模式触点,802为均衡模式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锂电(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锂电(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80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池铸焊连线系统夹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牵引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