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污水与絮凝物快速分离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7633.2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6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初丽萍;靳华平;何家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鱼得水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38 |
代理公司: | 苏州苏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7 | 代理人: | 方昊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污水 絮凝 快速 分离 一体化 污水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污水与絮凝物快速分离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壳体,所述处理壳体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顶端设置有盖体,第一套筒内设置有预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套筒底端与处理壳体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处理壳体内部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的处理壳体内部设置有混匀装置。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利用预处理装置对污水中的大尺寸杂质和大比重杂质进行有效分离,为后续的絮凝做准备;第二,利用混匀装置对污水和絮凝剂进行有效的混合处理,使得絮凝效果更佳;第三,利用升降装置来调节分割装置的高度,以此来适应清水和絮凝物的分界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基于污水与絮凝物快速分离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絮凝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处理手段。絮凝使水或液体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这一现象或操作称作絮凝。通常絮凝的实施靠添加适当的絮凝剂,其作用是吸附微粒,在微粒间“架桥”,从而促进集聚。胶乳工业中,絮凝是胶乳凝固的第一阶段,是一种不可逆的聚集。絮凝剂通常为铵盐一类电解质或有吸附作用的胶质化学品。
在此过程中,絮凝剂与污水的混合程度十分关键,混合程度越高,则絮凝效果也就越佳,在现有技术中,常常是采用搅拌桨来是实现污水与絮凝剂的混合,但是搅拌桨的搅拌效果很有效,导致混合效果不佳;此外,絮凝结束后,絮凝物一般是沉淀在污水的底部,而清水位于上侧,现有的做法是在中间点处开设有排水口,先将上侧的清水排出,然后再排出絮凝物,但是这个排水口的位置往往难以把握,当絮凝物较多时,排水口需要设置的位置也较高,当絮凝物较少时,排水口的位置自然也就需要降低,而现有的固定式排水口显然很难实现完全的排水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污水与絮凝物快速分离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污水与絮凝物快速分离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壳体,所述处理壳体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顶端设置有盖体,第一套筒内设置有预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套筒底端与处理壳体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处理壳体内部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的处理壳体内部设置有混匀装置,所述处理壳体顶部开设有药剂入口;所述第二隔板下侧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底端固定连接有分割装置,所述分割装置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分割板,所述处理壳体内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块,导向块上开设有导向槽,第一分隔板的另一端位于导向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效果是: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圆板,圆板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顶端与位于盖体上侧的第一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圆板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筛网状圆筒;所述圆板下方的第一套筒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隔板,第三隔板与第一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直隔板,竖直隔板上侧均开通有溢流孔;所述圆板上方的盖体上开设有污水入口。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混匀装置包括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底端固定设置在第二隔板的上侧中间处,第二套筒底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套筒内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顶端与固定设置在第一隔板下侧的第二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转轴侧壁上布置有螺旋绞龙;所述第二套筒外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混合筒,混合筒下侧均匀连通有若干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底端与第二隔板上侧固定连接,第三套筒底端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第三套筒内侧壁上交错设置有若干倾斜安装的导流板,导流板较低端与第三套筒内侧壁的接触处均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导流板上侧均匀布置有若干扰流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鱼得水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鱼得水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76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形玩具(泰戈‑白虎)
- 下一篇:变形玩具(泰戈‑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