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物理分散泥浆的陶瓷注浆成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606817.7 | 申请日: | 2017-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4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 发明(设计)人: | 邱伟志;蔡廷祥;陈伟雄;谢建歆;潘丹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潮州市长城世家瓷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1/26 | 分类号: | B28B1/26;B28B1/093;C04B35/626;C04B35/6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物理 分散 泥浆 陶瓷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领域,具体是一种采用物理分散泥浆的陶瓷注浆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注浆成型是将含一定水分的泥浆注入多孔模型内,借助于模型的吸水能力使泥浆吸附在模具壁上而形成均匀的泥层,经过一定时间脱水硬化,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规格的坯体的过程。
由于泥浆中的粘土颗粒是呈片状的,一般边上带正电,面上带负电,颗粒的边-面之间因带不同电荷而相互吸引形成片架结构,将水份封闭在空隙中导致凝聚。这就是泥浆静置一段时间后,在维持原有水分的情况下会增加粘度,出现变稠和固化的现象,也称为触变性。目前一般的做法是加入碳酸钠、硅酸钠等碱性分散剂,通过离子交换,利用钠离子中和粘土颗粒表面上的正电荷,解开片架结构,将水份从封闭空隙中释放出来,使泥浆解胶出现流动性,这属于化学的分散方法。碱性分散剂加入后使泥浆呈碱性(PH值为8左右),注浆过程与石膏模具接触时有腐蚀作用,会造成石膏模具剥落损坏。如果分散剂加入量不足,泥浆未能完全解胶,由于触变性的存在,则会造成泥浆的流动性不足,泥浆注入模型后不能充满狭窄处,导致成型后坯体缺损或表面波纹缺陷,并且泥浆中的空气难以排除,导致成型后坯体不够致密,使产品出现针孔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物理分散泥浆的陶瓷注浆成型方法。
本发明采用物理分散泥浆的陶瓷注浆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陶瓷泥料、水和微量(泥料质量的千分之一以下)表面活性剂或改性剂(聚丙稀酸类,如聚丙烯酸钠),在高速搅拌机中以1200—1600转/分钟的转速打成质量含水率为30—36%的泥浆;
(2)然后用气动泵以0.2MPa的压力将泥浆注入模具,注浆过程中模具以20—26Hz频率振动,直至注浆结束;
(3)关闭泥浆阀门,停止振动,打开模具,取出坯体。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问题,将注浆成型方法改为物理方法分散泥浆,配合压力输送和振动注浆,实现了高触变性泥浆的成型。由于不用加入碱性分散剂,泥浆呈中性,不会腐蚀石膏模具。而且,由于注浆全程引入低频振动,有效地抑制片架结构的形成,泥浆有良好的流动性。避免了泥浆触变性带来的不利影响,使成型后的坯体规整光洁,结构致密。同时减少了坯体的残留水分,缩短成型和干燥时间,并减少半成品开裂,烧后变形等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及对比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取陶瓷泥料、水和泥料质量万分之八的聚丙烯酸钠,在高速搅拌机中以1200转/分钟的转速打成质量含水率为32%的泥浆;
(2)然后用气动泵以0.2MPa的压力将泥浆注入模具,注浆过程中模具以20Hz频率振动,直至注浆结束;注浆时间为6分钟;
(3)关闭泥浆阀门,停止振动,打开模具,取出坯体。
实施例1制成的坯体规整光洁,结构致密,用其烧成的产品合格率高达95%以上。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高速搅拌机的转速为1380转/分钟,注浆过程中模具以23Hz频率振动,制得实施例2的坯体。实施例2制成的坯体同样规整光洁,结构致密,用其烧成的产品合格率高达95%以上。
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高速搅拌机的转速为1560转/分钟,注浆过程中模具以26Hz频率振动,制得实施例2的坯体。实施例2制成的坯体同样规整光洁,结构致密,用其烧成的产品合格率高达95%以上。
实施例效果对比表
对比例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高速搅拌机的转速降低为800转/分钟,对比例1的坯体。坯体表面出现波纹缺陷,个别坯体有针孔。
对比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气动泵的压力降低为0.1MPa,制得对比例2的坯体。部分坯体出现缺损,个别坯体有针孔。
对比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注浆过程中模具以10Hz频率振动,制得对比例3的坯体。部分坯体表面出现波纹缺陷,个别坯体有针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潮州市长城世家瓷业有限公司,未经潮州市长城世家瓷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68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