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高温烘干除湿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6014.1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4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胡书雄;郭建毅;朱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华天成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3/1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刘孟斌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温 烘干 除湿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烘干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的高温烘干除湿机。
背景技术
高温烘干机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农产品,化工产品,五金产品等等,具有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适用范围广等优点,通过热泵烘干除湿机将热风送入烘干区,对烘干室内的产品进行烘干除湿,完成烘干后的热风由于吸收了产品的水分而变得潮湿,于是现今的热泵烘干除湿机在除湿过程中,直接通过排湿风机把热湿空气排出室外,补进新鲜空气,这样除湿的热量损失很大,同时补进的新鲜空气的质量无法控制,而且部分产品在烘干过程中,产品的刺激性气味或者有毒气味混杂在热湿空气,直接排除室外容易污染环境,影响到人们的健康问题,如采用蒸发器密封除湿的方法,蒸发器长时间工作增加烘干除湿机的能耗,提高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一种新型的高温烘干除湿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的高温烘干除湿机,包括烘干室、热泵装置外机以及冷凝器,烘干室开设有新风入口和排湿出口,烘干室内设有烘干区和回风区,冷凝器的进风端与回风区连通,冷凝器的出风端通过内循环风机与烘干区连通,所述烘干区内安装有至少一个除湿热交换器,对应除湿热交换器的烘干室外安装有风机,除湿热交换器内包括交错设置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两端分别构成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第二管道两端分别构成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与烘干区连通,第二进气口与室内空气连通,第二出气口与风机的进风口连通,通过室内冷空气与烘干区内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对烘干区内的水蒸气进行冷凝除湿,在封闭的烘干区完成除湿的过程,避免产品的刺激性气味或者有毒气味混杂在热湿空气,直接排除室外容易污染环境,影响到人们的健康问题,同时降低除湿机的能耗,做到节能减排。
所述第二进气口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第二出气口与室外空气连通,提高空气流过第二管道的速度,加快除湿热交换器的除湿效果。
所述第二进气口通过连接管与热泵装置外机的外机出风口连通,能利用热泵装置外机产生的冷风与烘干室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解决当室外温度较高时,除湿热交换器的热交换传递不强烈造成除湿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所述第一进气口安装有风阀,控制除湿热交换器的工作时间。
所述除湿热交换器的底部安装有接水盘,接水盘方便集中收集除湿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时产生的冷凝水。
所述新风入口与排湿出口之间安装有排湿热交换器,排湿热交换器内包括交错设置的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第三管道的一端与新风入口连通,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回风区连通,第四管道的一端与烘干区,第四管道的另一端与排湿出口连通,方便将除湿热交换器冷凝剩余的湿热空气出街排出室内,能最大限度减少排放。
所述新风入口上安装有新风风阀,控制新空气进入烘干区。
所述排湿出口安装有排湿风机,快速排走烘干区的湿热空气。
所述热泵装置外机内安装有蒸发器,第二进气口通过连接管与蒸发器的外机出风口连通,蒸发器产出的冷风能直接进入除湿热交换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高温烘干除湿机,其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室内冷空气与烘干区内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对烘干区内的水蒸气进行冷凝除湿,在封闭的烘干区完成除湿的过程,避免产品的刺激性气味或者有毒气味混杂在热湿空气,直接排除室外容易污染环境,影响到人们的健康问题,同时降低除湿机的能耗,做到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华天成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华天成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60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