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端干旱区的沙区多枝柽柳直播造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4868.6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8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军;曾凡江;李向义;桂东伟;鲁艳;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65106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枝柽柳 极端干旱 造林 播种 保存率 成活率 直播 采种 管理步骤 生长季节 有效解决 造林苗木 滴灌管 除草 起苗 栽种 铺设 灌溉 干旱 节约 | ||
1.一种极端干旱区的沙区多枝柽柳直播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
a、采种:6月初到8月中旬在种子成熟时进行采收充分成熟的种子,将采收的种子进行筛选,去除杂质留下饱满的种子,在温度-5℃环境下贮藏;
b、选地:在极端干旱区选择能实施滴灌的沙地作为造林地,其中造林地中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90%;
c、在步骤b选择的造林地上铺设滴灌管,将滴灌管按照间距1米和3米交错铺设,在滴灌管上相邻两个滴头的间距为1米,滴头流量为2-4 L/h;
d、播种:从当年4月初到8月初,在步骤c铺设滴灌管的造林地上进行播种,在每个滴头滴灌后的湿润区播种8-10粒多枝柽柳种子,播种深度为0.1-0.2cm;
e、灌溉:多枝柽柳种子直播后当年管理,播种后滴灌3小时,之后每3天滴灌1 次,每次滴灌3-4小时,出苗后不间苗,15天后每7天滴灌1 次,每次滴灌3-4小时,30天后每15天滴灌1 次,每次滴灌3-4小时;
f、除草: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需要在6月,8月除草2次;
g、管理:播种第二年之后管理,每个月滴灌1次,滴灌时间10-12 小时,同时间苗,每个滴头处留2株苗,即完成多枝柽柳直播造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48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