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过滤装置效率测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4834.7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9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王丽娜;林涛;向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6F17/15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98 | 代理人: | 韩国辉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过滤 装置 效率 测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过滤装置性能测评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对空气过滤器/滤材/相关过滤装置的空气过滤性能在不同粒径范围计数效率的测评方法。
背景技术
细颗粒物污染是当前室内、室外环境健康的重要威胁。对建筑室内,使用空气过滤净化设备可有效降低室内颗粒物浓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目前对室内空气过滤器及相关部品的过滤性能评测,由于测量仪器发展水平的限制,一般仅能对0.3μm以上粒径段的颗粒物浓度的测量,对更细微颗粒物的过滤性能效果没有测评手段。如所周知 “一次通过效率测评方法”(即对空气过滤器通用的测评方法),其根据是GB14295-2008《空气过滤器》标准的测试方法,该方法仅用于测试 ≥0.5μm及以上粒径级别的一次通过计数/计重效率。由此可见,现有的空气过滤装置性能测评技术,只能比较不同空气过滤器在人工尘条件下的过滤性能,无法满足实际环境空气条件下过滤装置性能测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失和不足,提出一种空气过滤装置效率测评方法,利用一般空气过滤器性能测试平台,解决空气过滤全粒径范围(0.01μm~10μm)的测评方法。
本发明基于人工尘颗粒满足对数正态分布的基本特征,利用曲线拟合技术,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过滤器或过滤装置样品的过滤效率曲线,从而测评空气过滤部品的全粒径范围的过滤性能水平。并可根据实际环境空气粒径分布条件,通过计数效率密度曲线积分,得出实际运行工况下对不同粒径段的计数效率,计重效率(包括PM2.5计重效率)。
所述颗粒物过滤净化测试平台,包括送风段、过滤段、热湿处理段、喷嘴段、发尘段、过滤样品测试段、出风过滤段等,进行测试段前、后过滤器或过滤装置全粒径段(0.3μm~10μm)的数浓度谱分布,而后利用曲线拟合技术,按对数正态分布曲线。
所述人工尘呈单模态颗粒物对数正态分布特征模型,采用空气过滤测试平台,测量过滤器或过滤装置样品的大尺度颗粒物粒径段(≥0.3μm)多通道计数浓度(6个粒径段及以上),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过滤器或过滤装置样品测试段前、后过滤器或过滤装置全粒径段(0.01μm~10μm)的数浓度谱分布,然后测评过滤器或过滤装置在全粒径段的计数效率概率密度,通过对计数效率概率密度模型积分测评过滤器或过滤装置样品在任意粒径段范围的计数效率。
其中,所述大尺度颗粒物粒径段:≥0.3μm;
所述全粒径段:0.01μm~10μm;
所述任意粒径段:0.01~10μm之间的某个粒径段;
其包括以下步骤:
A.在空气过滤测试平台安装测试空气过滤器或过滤装置样品, 使用粒子计数器,含6个粒径段通道及以上,测量样品测试段前、后的分级计数浓度;
B.根据单模态对数正态分布曲线特征模型,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过滤器或过滤装置样品测试段前、后过滤器或过滤装置全粒径段的数浓度谱分布,拟合公式如下:
式中,Dp为颗粒物迁移粒径;p为单模态的峰值粒径;不同模态下对数正态分布的分散度,或称几何标准差(GSD);N是模态粒径下的数浓度分布密度;
C.通过曲线拟合,确定样品测试段上、下游的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和,即确定上、下游两个函数的特征参数模态峰值粒径p、分散度和模态粒径下的数浓度N;
D.根据函数解析的测试段上、下游模型曲线模态参数,得出过滤数浓度分布曲线;
E.对过滤效率数浓度分布函数曲线在任意粒径段积分,用积分该粒径段的计数浓度N1和N2,测评过滤器或过滤装置样品测评粒径段的计数效率η=(1- N2/ N1)×100%。
如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使用该拟合粒径分布曲线函数等,不仅可以得到任意粒径段的过滤效率,也可以得到一次过滤效率性能曲线,从而为全面分析过滤器的过滤性能水平,提供坚实的技术物质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通过实验测试滤品上游、下游0.3μm~10μm粒径散点图;
图2为利用曲线拟合滤品上游、下游1nm~10μm粒径曲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48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