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产丙烯的催化转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2908.3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4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京润石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06 | 分类号: | C07C4/06;C07C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岛市胶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 催化 转化 方法 | ||
1.一种多产丙烯的催化转化方法,设置原料油反应器(1)和轻烃反应器(2);其特征在于:
催化原料油(13)由蒸汽雾化后进入原料油反应器(1),与来自再生器(5)的再生剂或再生剂与轻烃待生剂的混合催化剂接触,随即气化和进行催化裂化反应,原料油反应产物(31A)在沉降器(3)内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出夹带的催化剂后流出沉降器(3);
轻烃反应器(2)自下而上包含输送分配区(26)和提高温度的催化裂化反应区(26A),轻烃(24)在输送分配区(26)进入轻烃反应器(1);轻烃气体在催化裂化反应区(26A)进行催化裂化反应,所述催化裂化反应区(26A)采用流化床或循环流化床条件;来自再生器的催化剂进入催化裂化反应区(26A),提供轻烃反应器(2)需要的热量、提高催化裂化反应区26A内物流的温度后使轻烃进行催化裂化反应,反应温度由来自再生器的催化剂量控制;轻烃反应后的催化剂或轻烃待生剂从轻烃反应器(2)中部的催化裂化反应区(26A)或底部的输送分配区(26)返回轻烃反应器(2);
轻烃为液态时,轻烃反应采用催化剂双循环方法,轻烃(24)在输送分配区(26)实现气化,该区成为轻烃气化区,实现气化的催化剂即气化催化剂进入输送分配区(26),来自再生器的催化剂进入催化裂化反应区(26A);轻烃(24)在雾化喷嘴内被蒸汽雾化后进入输送分配区(26)或轻烃气化区与气化催化剂接触,轻烃(24)先在比催化裂化反应区(26)低的温度条件下气化,然后在催化裂化反应区(26A)与来自再生器的催化剂接触提高温度,并进行催化裂化反应;输送分配区(26)或轻烃气化区采用气固输送床或管式气固输送床条件;当输送分配区(26)采用管式气固输送床时,轻烃(24)在管式输送过程中与催化剂直接接触气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产丙烯的催化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来自再生器的催化剂直接进入催化裂化反应区(26A)的流化床或循环流化床,提高催化裂化反应区(26A)的催化剂和油气的温度并进行轻烃催化裂化反应,或来自再生器的催化剂先降温后再进入流化床或循环流化床进行轻烃催化裂化反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产丙烯的催化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进入输送分配区(26)的催化剂或气化催化剂为轻烃反应后的催化剂或轻烃待生剂,或来自再生器的催化剂,或轻烃反应催化剂或轻烃待生剂与来自再生器的催化剂的混合催化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产丙烯的催化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进入输送分配区(26)的催化剂为轻烃待生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产丙烯的催化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器(5)采用逆流两段再生方式,进入所述催化裂化反应区(26A)的所述来自再生器的催化剂,来自再生器(5)的半再生区,为半再生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产丙烯的催化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部分轻烃或原料油反应产物中的回炼油或加氢后的催化裂化柴油在所述催化裂化反应区(26A)出口或在轻烃反应器(2)的输送管(27)进入轻烃反应器(2),利用催化裂化反应区(26A)物流的热量和催化剂实现该部分物流的反应,同时降低催化裂化反应区(26A)中轻烃反应产物的后反应程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产丙烯的催化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烃(24)选自C4、重催化汽油、直馏石脑油、催化轻汽油、焦化汽油时,根据裂化难易程度采用分级进料反应,分级进料顺序自下而上依次为C4、重催化汽油、直馏石脑油、催化轻汽油、焦化汽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产丙烯的催化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输送分配区(26)不进入催化剂时,轻烃(24)以气态进入输送分配区(26),然后再进入催化裂化反应区(26A)的流化床或循环流化床,轻烃反应后的催化剂或待生剂在流化床或循环流化床区进入轻烃反应器(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产丙烯的催化转化方法,轻烃反应产物(32A)流出沉降器(3)后先与待反应的液态轻烃换热,使待反应的液态轻烃气化同时将轻烃反应产物(32A)降温;所述换热使用立式管壳式换热器,高温轻烃反应产物(32A)在管程内流动,待反应的液态轻烃在壳程内流动;轻烃反应产物(32A)从换热器上方进入从下方流出,待反应液态轻烃则在换热器壳体内自下向上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京润石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京润石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290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