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底部密封机构的区间隔断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0783.0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5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超;杨金婵;胡晓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民防建筑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2 | 分类号: | E21F17/12;E05C9/02;E06B7/18;E06B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宋丽荣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底部 密封 机构 区间 隔断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底部密封机构的区间隔断门,底部密封机构包括闭锁锁头、密封梁、销轴和第一密封胶条,闭锁锁头可驱动地连接于门扇,密封梁内固定有贯通的锁头套筒,销轴穿过闭锁锁头和锁头套筒伸出以将密封梁与闭锁锁头固定连接,下门槛上具有闭锁锁孔,从锁头套筒中伸出的闭锁锁头可驱动地伸入该闭锁锁孔内并且从该闭锁锁孔内脱出;密封梁面对门扇的一侧焊接有扁钢,门扇面对密封梁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密封胶条,该扁钢挤压第一密封胶条形成密封。本发明的带有底部密封机构的区间隔断门,通过闭锁锁头和密封梁的同步运动,使得闭锁锁头直接驱动密封梁,操作运动简单方便,简化了整体结构,而且误差小且位移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防区间隔断防护密闭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有底部密封机构的区间隔断门。
背景技术
在隧道区间隔断门设置的位置,底部铺有地铁钢轨,所以隔断门的设计需要考虑钢轨的密封。
在现有技术中,带有底部密封机构的区间隔断门通过链板与门扇闭锁连接,通过驱动闭锁手轮实现密封梁的密封。该区间隔断门设计闭锁水平运动,密封梁竖直运动,需要经过多次传动,累计误差较大,且不能适应隔断门双门扇设计等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区间隔断门的累计误差较大且不能适应双门扇等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带有底部密封机构的区间隔断门,该机构与闭锁组件联动,在完成门扇锁闭的同时实现底部密封,大幅提升区间隔断门的平战转换速度。
本发明所述的带有底部密封机构的区间隔断门,包括门框、门扇和底部密封机构,门框具有下门槛,门扇和下门槛之间的密封通过底部密封机构实现,底部密封机构包括闭锁锁头、密封梁、销轴和第一密封胶条,闭锁锁头可驱动地连接于门扇,密封梁内固定有贯通的锁头套筒,销轴穿过闭锁锁头和锁头套筒伸出以将密封梁与闭锁锁头固定连接,下门槛上具有闭锁锁孔,从锁头套筒中伸出的闭锁锁头可驱动地伸入该闭锁锁孔内并且从该闭锁锁孔内脱出;密封梁面对门扇的一侧焊接有扁钢,门扇面对密封梁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密封胶条,该扁钢挤压第一密封胶条形成密封。
密封梁为H型钢,其面对门扇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挡板,该第一密封挡板垂直于密封梁的两翼板延伸并且将两翼板连接起来,扁钢焊接于该第一密封挡板的面对门扇的一侧。
密封梁的底部焊接有轨道仿形密封钢块,底部密封机构还包括第二密封胶条,该第二密封胶条设置在密封梁底部靠近第一密封挡板处固定,在轨道仿形密封钢块处沿轨道仿形密封钢块底面固定,密封梁向下挤压第二密封胶条形成密封。
门框还包括固定连接于下门槛的侧门框,侧门框上焊接有第二密封挡板,底部密封机构还包括第三密封胶块,该第三密封胶块通过第二密封挡板固定在下门槛上,密封梁的朝向侧门框的突出的部位形成为侧边刀口,该侧边刀口挤压第三密封胶块形成密封。
门扇包括第一门扇、第二门扇和中缝密封条,其中,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为独立的两扇门,中缝密封条设置于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的中缝处以实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之间的密封。
密封梁包括第一门扇密封梁和第二门扇密封梁,其为独立的两根梁并分别位于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的底部。
第一门扇密封梁上焊接有密封块槽,底部密封机构还包括密封胶块,该密封胶块通过密封块槽固定在第一门扇密封梁上,第二门扇密封梁的朝向第一门扇的突出的部位形成为中部刀口,该中部刀口挤压密封胶块形成密封。
第一门扇大于第二门扇。
底部密封机构还包括手轮,闭锁锁头通过该手轮驱动。
本发明的带有底部密封机构的区间隔断门,通过闭锁锁头和密封梁的同步运动,使得闭锁锁头直接驱动密封梁,操作运动简单方便,整体结构简单可靠,通过闭锁组件高精度的螺纹传动,使底部密封装置唯一精准,误差小且密封可靠。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民防建筑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民防建筑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07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