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虚拟平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9795.6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1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千京龙;刘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粒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10/20 | 分类号: | G16H10/20;G06F16/23;G06F16/28;G06F9/455;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用户 行为 数据 虚拟 平台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虚拟平台系统,包括网络服务器、关系数据库服务器、用户管理服务器、虚拟工具管理服务器、场景管理服务器、语音服务器、图像抓取服务器、数据收集服务器,数据分析服务器,消息传输服务器、虚拟场景客户端、用户图像抓取客户端、语音客户端、用户管理客户端、虚拟工具客户端和行为收集客户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收集系统是让用户进入虚拟现实环境中进行行动,同时抓取用户在虚拟现实环境中产生的行为数据的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将现实用户行为对应到虚拟现实平台中,并将用户在虚拟现实环境中的行为的数据进行抓取、收集、整理、模型化分析,从而实现基于海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户行为虚拟化、虚拟行为数据收集的平台系统,具体为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虚拟平台系统,属于虚拟现实技术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技术正在与各行各业进行深度的融合和发展,并对零售、物流、社交、通信等各行各业产生了颠覆式影响。
但是在教育、医疗等需要密切关注人的自身行为和心理特征等领域,新技术与行业的融合发展却比较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日常行为和心理表现的数据化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因此目前针对人类日常行为和心理的海量数据抓取、统计和分析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在现有针对人类日常行为表现和心理分析的收集和统计的方法一般都是通过填写调查问卷、编码、调研、焦点访谈、专人跟踪观察并记录、摄影摄像人工分析等方式进行,受到被访人和访问者主观影响非常大(行为调研报告结果就会有填写报表当时心情、场景、人员、调研问题等因素影响;座谈方式也会受到心情、场景、调研问题等因素影响,最后产生的结果很不真实,有效性大大降低),而且费时费力,效率极低,且受样本量限制,无法实现海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其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虚拟平台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虚拟平台系统,包括运行于互联网上的网络服务器(包括但不限于广域网服务器、局域网服务器、单机服务器)以及运行于电脑或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动作捕捉系统设备、可穿戴式设备等)上的客户端;
所述网络服务器根据场景服务器提供的场景进行分发到各个客户端中;各个客户端根据用户操作进行在虚拟场景内对用户行为进行虚拟化展现,过程中各个客户端收集的虚拟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压缩上传到网络服务器;网络服务器对接收来自客户端的变动虚拟用户行为数据并进行结构化整理进行二次编辑;服务器通过虚拟数据结构化分析来确定虚拟用户数据的更改;网络服务器将变得数据推送到用户客户端中。
进一步,所述网络服务器包括关系数据库服务器、用户管理服务器、虚拟工具管理服务器、场景管理服务器、语音服务器、图像抓取服务器、数据收集服务器,数据分析服务器和消息传输服务器。
进一步,所述客户端包括虚拟场景客户端、用户图像抓取客户端、语音客户端、用户管理客户端、虚拟工具客户端和行为收集客户端,所述网络服务器通过网络与移动端或者电脑端的客户端实行通讯。
进一步,所述关系数据库服务器包括行为数据表、场景数据表、虚拟工具数据表、用户数据表、用户关系表等用户管理客户端所注册提交的虚拟用户数据构建出的用户关系结构表;
所述用户管理服务器接收到来自用户管理客户端的数据信息,对相应信息进行分类、关联、结构化,进一步编辑、存储、整理;
所述虚拟工具管理服务器是对现实生活中用到的基础工具材料进行统一编码和结构化;
所述场景管理服务器可启动、保存、管理相应场景;
所述语音服务器各个客户端之间的语音通话的中转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粒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粒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97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