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却器及冷却器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6216.2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6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姚金法;骆春叶;姚杰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驰捷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6/22 | 分类号: | F02M26/22;F02M26/29 |
代理公司: | 浙江维创盈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77 | 代理人: | 龚洋洋 |
地址: | 31769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器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器及冷却器的制造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不易发生积碳现象以及结构简单的冷却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冷却器壳体内还设有扰流装置,扰流装置包括设置于连接管束内的扰流板A、设置于冷却器壳体内的扰流板B、设置于连接管束和管板之间的连接轴承A、设置于管板和冷却器壳体之间连接轴承B以及设置于管板和连接法兰之间的连接轴承C,本发明适用于冷却器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冷却器及冷却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居民,基本上都拥有私家车,尾气污染问题得到了广泛重视。
EGR冷却器,一般用于汽车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装置,而EGR冷却器是将高温的废气进行降温后,提高发动机性能,从而降低了NOx的排放,降低了燃油经济性。
目前,市场上的冷却器,它包括具有换热介质进、出口的冷却器壳体,冷却器壳体内设有若干连接管束、设置于连接管束两端管板及设置于冷却器壳体两端的连接法兰。而传统的冷却器在摆正冷却效果的同时并不能保证连接管束的不易积碳的效果,在保证不易积碳的效果时,冷却效果也并不能兼顾,而兼具上述两点的冷却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适用范围不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不易发生积碳现象以及结构简单的冷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却器,包括具有换热介质进、出口的冷却器壳体,冷却器壳体内设有若干连接管束、设置于连接管束两端的管板及设置于冷却器壳体两端的连接法兰,所述冷却器壳体内还设有扰流装置,扰流装置包括设置于连接管束内的扰流板A、设置于冷却器壳体内的扰流板B、设置于连接管束和管板之间的连接轴承A、设置于管板和冷却器壳体之间连接轴承B以及设置于管板和连接法兰之间的连接轴承C。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束上设有扰流体,扰流体呈左螺旋状设置于连接管束上且于连接管束上形成有外凸内凹结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扰流体外表面呈圆弧状且圆弧的弧度在π/3-π/2之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扰流板A呈左螺旋状设置于连接管束内,扰流板B呈右螺旋状设置于冷却器壳体内壁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器壳体的旋转方向与连接管束的旋转方向相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束呈同心圆状排布于管板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束呈三角形状排布于管板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束呈正方形状排布于管板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最外圈连接管束于冷却器壳体内壁之间的间距为连接管束的2倍。
一种适用于制造上述冷却器的方法,步骤如下,A、预备:预备若干连接管束、两管板、冷却器壳体、连接法兰、连接轴承A、连接轴承B以及连接轴承C;
B、装配:(1)选择一管板,将连接管束装配至管板上,采用同心圆排布、方形排布或者三角形结构排布均可,将连接轴承A设置于连接管束和管板之间,且连接轴承A的内侧与连接管束连接,连接轴承A的外侧与管板连接,连接轴承A分别与连接管束以及与管板之间连接均采用真空钎焊;
(2)将冷却器壳体套于连接管束和管板外,且在冷却器壳体和管板之间设置连接轴承B,且连接轴承B的外侧与管板连接,连接轴承B的内侧与冷却器壳体连接,连接轴承B分别与管板以及与冷却器壳体之间连接均采用真空钎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驰捷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驰捷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62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