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主副风扇的CPU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91629.1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8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钱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清京达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5/16;F04D29/02;F04D29/00;G06F1/20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33238 | 代理人: | 王炎军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主副 风扇 cpu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主副风扇的CPU散热装置,属于CPU风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CPU散热器通常包括风扇和散热片,风扇紧贴着散热片安装,其中风扇电机位于风扇扇叶与散热片之间,或者扇叶设置在电机机身上,通过扇叶转动使电机下方的区域产生负风压,从而抽走电机下的散热片上的热量。但是,由于电机具有一定的体积,位于电机正下方的区域由于受电机阻挡,无法直接由扇叶产生风压,需从临近区域获得风压,导致散热片中间区域风路不畅,特别是在小半径的风扇中,电机所占面积甚至可以达到一半的扇叶面积,使散热片的散热效果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CPU散热器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带主副风扇的CPU散热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主副风扇的CPU散热装置,包括电机、主风扇、副风扇、电机支架和散热片,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支架上,所述电机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散热片上,所述电机的正面设有第一转动端,所述电机的背面设有第二转动端,所述第一转动端与所述主风扇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端与所述副风扇连接,所述散热片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副风扇的容纳腔,所述副风扇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进一步,所述散热片为金属铝散热片。
本发明的带主副风扇的CPU散热装置,包括电机、主风扇、副风扇、电机支架和散热片,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支架上,所述电机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散热片上,所述电机的正面设有第一转动端,所述电机的背面设有第二转动端,所述第一转动端与所述主风扇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端与所述副风扇连接,所述散热片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副风扇的容纳腔,所述副风扇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通过此种设计,利用主风扇实现基本散热效果,利用电机背面的副风扇辅助对电机下方区域实现散热效果,从而避免了电机背面处无风压或风压小的缺陷,提高了散热效果,使CPU能够更加稳定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带主副风扇的CPU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带主副风扇的CPU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电机1、主风扇2、副风扇3、电机支架4和散热片5,所述电机1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支架4上,所述电机支架4固定安装于所述散热片5上,所述电机1的正面设有第一转动端11,所述电机1的背面设有第二转动端12,所述第一转动端11与所述主风扇2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端12与所述副风扇3连接,所述散热片5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副风扇3的容纳腔51,所述副风扇3放置于所述容纳腔51内。
通过以上设计,利用主风扇2实现基本散热效果,利用电机1背面的副风扇3辅助对电机1下方区域实现散热效果,从而避免了电机1背面处无风压或风压小的缺陷,提高了散热效果,使CPU能够更加稳定的运行。优选的,所述散热片5为金属铝散热片,散热效果好,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清京达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德清京达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16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PU散热风扇
- 下一篇:一种轨道交通风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