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清洁化回收废弃兔毛纤维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591504.9 申请日: 2017-07-19
公开(公告)号: CN107190516B 公开(公告)日: 2019-07-09
发明(设计)人: 郑翔;杨何宝;刘春卯;吴芳彤;曹倩荣;秦梦;高沛汝;秦艳梅;马清河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D06M16/00 分类号: D06M16/00;C05C11/00;D06M101/12
代理公司: 石家庄海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01 代理人: 田文其
地址: 071051 河北***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清洁 回收 废弃 兔毛 纤维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制革工业中废料处理,特别是指一种清洁化回收废弃兔毛纤维的方法。包括预处理、软化、脱毛等工艺步骤,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从制革含毛固废中回收高质量纺织用兔毛纤维的技术难题。具有经过处理后的兔毛纤维感官及各项性能指标优于现有工艺获得的产品、脱毛液可进行深度开发利用、酶制剂采用循环利用成本较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革工业中废料处理,特别是指一种清洁化回收废弃兔毛纤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兔毛是人类利用较早的天然动物纤维,具有优异的色泽与长度,良好的保暖防寒与光滑蓬松的特点,是产量仅次于山羊毛和马海毛的动物纤维。传统毛皮制革工艺中,仅有20%的原料皮经加工转化成成品革,剩余大部分作为固体废弃物丢弃。如兔毛皮加工企业只利用身体部位鞣制成四方形毛皮块作为服装原料,而兔脚、兔尾巴等边角料被丢弃造成浪费。

废弃鲜兔皮未经鞣制,毛纤维质量较高,目前获取其纤维的工艺主要是人工剪裁和碱法保毛脱毛,这两种工艺路线来源于实际生产中,在文献及专利资料中未查到相关内容。人工剪毛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虽然能够保证兔毛的原始特质但是不能将毛从根处剔除干净,产毛量低。而碱法脱毛虽然操作简便成本低,但是碱性试剂氢氧化钠会破坏毛的皮质和髓质结构,影响其力学性能,并产生强碱废水污染。

申请人所检索到的对于制革固废进行处理的相关专利文献如下:

公开号为CN201310528476.8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含铬皮革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方法,提取含铬皮革废弃物中的铬氧化物;公开号为CN201010556326.4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利用皮革废弃物制备氨基酸、小分子肽复合有机肥料及铬收回的方法,选用合适的降解条件,将皮革降解为小分子肽、氨基酸复合物,经浓缩工艺制备成复合有机肥料。而兔毛皮制革业的废弃物含有丰富的兔毛纤维,其主要成分角蛋白带有许多双硫键,稳定性高,不溶于水,很难在自然界中被消解。同时它也是一种良好的生物质资源,可获取纺织原料兔毛纤维,对其资源化利用利于大批量制革废弃物的及时处理,避免其腐烂败坏污染环境。

酶法脱毛则是在生物酶的作用下进行,是一种清洁技术,毛的回收价值高,且酶法工艺可兼具脱毛、纤维改性、洗毛等多重效果。

目前脱毛制革工艺中也有采用酶法脱毛的相关报道,如公开号为CN201610606134.7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制革用碱性复合脱毛酶制剂及其应用工艺,公开号为CN201110319385.4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皮革生产中淀粉酶和蛋白酶混合脱毛的方法等,但上述现有技术均为利用复合酶制剂脱毛制革,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单种酶脱毛酶用量大且脱毛时间长、酶对胶原蛋白水解过度、易造成革空松甚至粒面破损、脱毛不尽等问题;且酶法脱毛制革的评价标准是成革质量的优劣,包括酶对皮粒面的损伤程度、对胶原纤维的松散程度等,而酶脱掉的毛纤维的质量优劣并不作为评价酶法脱毛制革的性能指标。另外《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复配处理羊毛纤维》及《兔毛纤维改性处理工艺》研究表明酶能够对毛纤维表面鳞片进行改性,制革工艺中过量酶制剂及不同类型酶制剂的加入容易损伤毛干,造成毛纤维的强力损失,影响其织物质量。采用单一酶制剂从制革含毛固废中回收高质量纺织用毛纤维的相关内容未见报道。

就申请人了解的范围而言,现有纺织用毛纤维回收无统一评价体系,均是依靠从业人员的感官评价对人工刀剪及化学法脱毛的毛纤维进行分类评级回收,《兔毛纤维试验方法》(GB/T13835-2009)中主要对毛纤维的长度与短毛率、回潮率、乙醚萃取物、断裂强度与伸长率、白度等物理性能指标及相应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说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化回收废弃兔毛纤维的方法,能够有效对制革工业中所产生的废弃含毛兔皮废料中的毛纤维进行回收处理,所回收的毛纤维在国标规定的各项性能指标上明显优于现有方法所回收的毛纤维。

本发明的整体技术构思是:

清洁化回收废弃兔毛纤维的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未经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15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