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H精炼炉顶部翻转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1100.X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4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段军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精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10 | 分类号: | C21C7/10;F27D1/16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地址: | 43008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h 精炼炉 顶部 翻转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RH精炼炉顶部翻转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RH真空精炼炉的顶部钢结构弯管区域侧面朝下、两筒口朝前或朝后平放在地面,砌筑两直筒以及两直筒与中间筒体相贯线部位靠近地面的下部分钢结构内衬,砌筑超过筒口高度1/2时,砌筑连接两直筒的中间筒体,然后在下部分圆弧内衬结构上方焊接多个钢支撑件,并将整个顶部钢结构弯管进行180°翻转,完成剩余部分的内衬结构,在下部分内衬结构与原始砌筑的上部分内衬结构快对接时,逐步对焊接的钢支撑件进行拆除,边拆除边合门。本发明工序简单,易于控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施工质量,而且大大压缩了施工工期,节约了劳动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RH真空精炼炉砌筑方法,具体是一种RH精炼炉顶部翻转施工方法。
背景介绍
目前在我国钢铁厂内,RH真空精炼炉是比较常用的钢水精炼装置,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抽真空,使钢水在高温负压环境中达到脱气,去夹杂物的目的,然后投入一定量合金,从而获得高附加值钢种。RH真空精炼炉共分三大部分:即顶部、中部、底部(底部包括一对可拆卸和对接的插入管),这些独立存在的部位经过对接便可组成一个较完整的真空炉处理装置。
RH精炼炉顶部的耐火内衬的施工一直是一个有待改进的技术课题,现有RH精炼炉顶部的砌筑方式都是采用常规的固定砌筑方式,包括倒立固定式施工和正立固定式施工,倒立固定式施工具体如图1所示,是将RH精炼炉顶部区域倒立后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固定,砌筑时先从最低处放线,从两侧往上进行,在中部联接部位进行四环拱胎合门,然后向两头分向施工,于相贯线处边加工边施工和合门,这样便于对砖划线和加工消除不利影响,拱胎合门少,质量可以得到充分的保证;正立固定式施工具体如图2所示,将RH精炼炉顶部区域正立于地面,不需固定,人员、材料从人孔出入,采用自下而上的施工步骤,先砌下部两端的筒口,加工好相贯线部位后,再砌顶部,上方合门时采用拖胎合门,这样施工的特点是:比较麻烦,劳动强度也较大,总合门质量理不好控制,但相贯线部位可以得到很好的施工。
现有的固定式施工方法存在以下缺陷:⑴不能消除砌体相贯线带来的影响,由于RH精炼炉顶部区域形状特殊,存在两个直角拐角,类似于电话形状,故俗称为“电话筒”,所以该处存在着两个椭圆形的相贯线,正是这个相贯线给施工和质量控制带来了困难,此处对接砖需要大量加工,如果尺寸不能准确地量出和精心地加工,则不能保证提高砌体的质量。
⑵砌体不能很好地靠紧钢结构,对于顶部如果采用固定式施工方式,则在砌筑上部时必须采用支胎或拖胎子的办法,这样在砌筑时对工作层和永久层就不能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因为砌体分为上下两层,对于支设拱胎来讲有很大的难度,一般拱胎的制作并不是十分的标准,这就对拱胎的精确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实际上拱胎制作的精确度并不是很高,如果一味强调精确的拱胎则将增大制作成本;同时,支设拱胎时,一般是在确定大概位置后,再以最小距离满足砌体厚度来确定拱胎的最佳位置,所以拱胎胎片上大部分地方的预留空间均大于砌体的实际厚度,这样施工后砌体耐火砖与钢结构之间必然会存在着一定的空隙,虽然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对之进行弥补,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势必会给整个砌体的质量带来不利影响,这样施工劳动强度也很大。
⑶施工难度大,RH精炼炉顶部区域砌筑的施工难度主要体现在相贯线部位的加工砌筑和圆筒合门砌筑处;常规的固定方法在相贯线处施工作业时加工砖难度非常大,一方面体现在划线确定加工砖的尺寸困难,另一方面体现在砌筑时不能处理相贯线部位的缝隙,特别是在拱胎上合门时,一旦砌上了砖,施工人员就不能对拱胎之上、钢结构之下的砖砌体缝隙进行观察和处理,这就给真空顶部的施工质量留下了隐患;同时在最后合门时只能割开结构,从侧面合门,再恢复结构,工序复杂。
⑷使用寿命不长,因为在施工作业中留有不足之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有抽签现象发生,拱脚法兰设计不合理,导致拱脚砌体松散,每次中底部下线检修顶部拱脚都有掉砖现象,就需对拱脚进行修补,增加了后期的检修成本,影响了真空顶部的使用寿命,也对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精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精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11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