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压脚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90671.1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4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运平;王征明;成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联瑞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黄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性压脚。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设备中压脚的使用极为广泛,主要用于工件的压紧与固定。压脚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工件的装配精度,影响工件的质量以及生产效率。现有的压脚多为刚性压脚,在对工件的压紧过程中容易造成工件的损坏,工件的表面容易产生压痕,且刚性压脚没有缓冲区,在下压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使用安全性较低。而逐步出现的弹性压脚,也存在缓冲区的缓冲行程短,安装使用不便的问题,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弹性压脚,设置多层碟簧形成缓冲区间,减小了压脚在下压过程中的冲击力,噪音小,寿命长;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弹性压脚,包括盖板连接座、导套以及支撑杆,所述导套连接于所述盖板连接座的下端,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套于所述导套的内部,所述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导套的下端与所述凸台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组碟簧以及第二组碟簧,且所述第一组碟簧以及第二组碟簧均套于所述支撑杆的外部,所述导套的内部设置有垫圈,且所述垫圈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所述第一组碟簧以及第二组碟簧形成缓冲区间,所述第一组碟簧以及第二组碟簧被压缩时,所述支撑杆沿所述导套上升,所述第一组碟簧以及第二组碟簧复位时,所述支撑杆沿所述导套下降,所述垫圈用于所述支撑杆的限位,避免所述支撑杆的脱落。
较佳的,所述盖板连接座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与所述盖板连接座一体成型,所述连接螺杆用于压脚的安装,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连接有压头,所述压头为黄铜压头,材质较软,有效避免工件表面产生压痕。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碟簧的锥形方向与所述第二组碟簧的锥形方向相反,增大了缓冲行程,抗冲击能力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第一组碟簧以及第二组碟簧形成缓冲区间,减小了压脚在下压过程中的冲击力,噪音小,寿命长,使用安全可靠;(2)设置可替换压头,且压头的材质较软,避免工件表面产生压痕,提高了产品的质量;(3)设置连接螺杆,使得压脚的安装更便捷,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盖板连接座,2、导套,3、第一组碟簧,4、第二组碟簧,5、支撑杆,6、压头,7、连接螺杆,8、螺钉,9、垫圈,10、凸台,11、工件,12、连接板,13、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一种弹性压脚,包括盖板连接座1、导套2以及支撑杆5,所述导套2连接于所述盖板连接座1的下端,所述支撑杆5的上端套于所述导套2的内部,所述支撑杆5的中部设置有凸台10,所述导套2的下端与所述凸台10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组碟簧3以及第二组碟簧4,且所述第一组碟簧3以及第二组碟簧4均套于所述支撑杆5的外部,所述导套2的内部设置有垫圈9,并用螺钉8将垫圈9连接于支撑杆5的上端;所述第一组碟簧3以及第二组碟簧4形成缓冲区间,所述第一组碟簧3以及第二组碟簧4被压缩时,所述支撑杆5沿所述导套2上升,所述第一组碟簧3以及第二组碟簧4复位时,所述支撑杆5沿所述导套2下降,所述垫圈9用于所述支撑杆5的限位,避免所述支撑杆5的脱落。
所述盖板连接座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螺杆7,所述连接螺杆7与所述盖板连接座1一体成型,所述连接螺杆7用于压脚的安装,使用方便。
所述支撑杆5的下端连接有压头6,所述压头6为黄铜压头,材质较软,有效避免工件表面产生压痕。
所述第一组碟簧3的锥形方向与所述第二组碟簧4的锥形方向相反,增大了缓冲行程,抗冲击能力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联瑞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黄石联瑞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06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雾霾图像增强处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