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示踪技术的壤中流水龄解析的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8995.1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1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董国强;严登华;史婉丽;王煜;翁白莎;秦天玲;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天津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13 | 代理人: | 栾志超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技术 流水 解析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示踪技术的壤中流水龄解析的试验方法,包括:降雨模拟装置将第一种示踪剂溶液以人工降雨的形式入渗到试验原状土柱中,以模拟降水积水入渗补给土壤水,地下水模拟装置将第二种示踪剂溶液通过毛管上升补给土壤水,直至试验原状土柱中的土壤水达到饱和状态,降雨模拟装置将第三种示踪剂溶液以人工降雨的形式入渗到试验原状土柱中,并在试验原状土柱的不同高度及底部的多个采集孔收集水样,直至水样中不再含有第一种示踪剂和第二种示踪剂,记录第三种示踪剂溶液所用的体积,根据土壤样品采集点的年均降水量,计算此种土壤壤中流的水龄,并提出相应计算公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示踪技术的壤中流水龄解析的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壤中流是在土壤中沿不同透水性土壤层界面流动的水流,它是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流域径流调节、水源涵养、泥沙迁移、养分流失以及流域水文循环计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壤水分受降雨入渗、灌溉、蒸发、地下水补给等共同作用,变化复杂。
采用示踪剂可以较好地示踪水分在土壤中的运移路径,对壤中流的运移路径和运移速度进行示踪研究,同时可以在不扰动土壤的前提下对水分的运移进行示踪。
入渗是在降雨或灌溉条件下,水分通过土壤表面垂直或水平进入土壤的过程。地下水补给是地下水在土层下部沿土壤毛细管进入土壤的过程。
雨前土壤含水量对壤中流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对水分入渗速率的影响上,有研究表明,水分的入渗速率与土壤含水量成反比,同时雨前土壤含水量越大则坡地壤中流产流开始的时间明显提前。而雨前土壤含水量对壤中流另一方面的影响表现在对于壤中流的补给上,对于相同的降雨而言,雨前土壤含水量越大则壤中流产流量越大,相对较高的雨前土壤含水量是壤中流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对壤中流的产流来源进行研究时发现,来源可分为新水和旧水,新水即一次降雨径流事件中补充的水分,而旧水则为降雨前储存在土壤中或者地表的水分。新水和旧水对于径流的补充方式各有不同,例如降雨落到地表后,径流接收到降雨补充的水分开始形成,而当雨水入渗到土壤中以后,降雨前储存在土壤中的水分(即旧水)会被驱替出来,融入到本次降雨径流过程中所产生的壤中流中,形成壤中流,进而产生新旧水混合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示踪技术的壤中流水龄解析的试验方法,通过模拟降水入渗补给与地下水毛管上升补给土壤水的过程,进一步推导出土壤水水分来源类型及雨前土壤水被完全驱替出突然所需时间,其推算结果误差小,且便于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示踪技术的壤中流水龄解析的试验方法,实现所述方法的试验装置包括:
降雨模拟装置,所述降雨模拟装置将示踪剂溶液以人工降雨的形式入渗到试验原状土柱中;
土柱模拟装置,所述土柱模拟装置包括有机玻璃圆柱体以及所述有机玻璃圆柱体内的试验原状土柱和砂砾石层,所述试验原状土柱与所述砂砾石之间设置有土工布,在所述试验原状土柱的不同高度和底部布置有多个采集孔,在所述有机玻璃圆柱体的底部设置集水槽;以及
地下水模拟装置,所述地下水模拟装置包括马氏瓶和导管,所述导管一端连接到所述马氏瓶且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土柱模拟装置的所述砂砾石层,将示踪剂溶液通过毛管上升补给给所述试验原状土柱,
其中,所述降雨模拟装置将第一种示踪剂溶液以人工降雨的形式入渗到试验原状土柱中,以模拟降水积水入渗补给土壤水,所述地下水模拟装置将第二种示踪剂溶液通过毛管上升补给土壤水,直至所述试验原状土柱中的土壤水达到饱和状态,所述降雨模拟装置将第三种示踪剂溶液以人工降雨的形式入渗到试验原状土柱中,并在所述试验原状土柱的不同高度及底部的多个采集孔收集水样,直至水样中不再含有第一种示踪剂和第二种示踪剂,记录第三种示踪剂溶液所用的体积,根据土壤样品采集点的年均降水量,计算此种土壤壤中流的水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89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载水中浮游生物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养殖用水质在线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