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配电网综合故障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8395.5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6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王炜宇;邹勇军;姜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世优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配电网 综合 故障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配电网综合故障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检测配电网为非正常运行状态,进入对等式网络保护程序;智能终端进行故障定位并进行故障隔离;主站进行故障定位;校验两个故障定位结果是否一致,并依次进行故障隔离,根据隔离后电网状态判断故障隔离是否成功,从而判断智能终端和主站的故障定位是否准确。本发明通过智能终端和主站的相互印证进行故障定位,能够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预防和隔离各种潜在隐患,优化系统运行状态并有效应对系统内发生的各种扰动,使电网在故障情况下维持系统连续运行、自主修复故障并快速恢复供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配电网综合故障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是解决我国配电网长期以来存在的设备利用率低、供电可靠性低、线损率高等关键问题的核心技术,是解决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的关键技术,是现代电网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配电系统中最早体现自愈控制的是馈线自动化(FeederAutomation,FA)技术,即从变电站出线到用户用电设备之间的馈电线路自动化。馈线自动化技术的核心内容是配电网在事故状态下的故障检测、故障隔离、负荷转移和供电恢复控制。配电自动化(Distribution Automation,DA)技术是在馈线自动化的基础上,结合以配电SCADA为核心的配电管理系统,实现对整个配电系统在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和管理的技术。
现有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存在工作效率低、准确率低、需要人工操作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准确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智能配电网综合故障定位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配电网综合故障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智能终端检测配电网是否为正常运行状态,若不是,则进入对等式网络保护程序;
步骤二:智能终端根据对等式网络保护算法进行故障定位,然后向主站上传电压电流数据和智能终端的故障定位结果,并进行故障隔离;
步骤三:通过主站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电压电流数据,并利用克隆免疫算法进行主站故障定位;
步骤四:将主站的故障定位结果与智能终端的故障定位结果进行对比,校验两个故障定位结果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设置“定位不一致标志”,然后进入步骤五;若一致,则直接进入步骤五;
步骤五:进行智能终端故障隔离校验;检验电网故障状态是否消失,如果故障状态消失,则智能终端故障定位正确,故障隔离成功,进入步骤八;若故障状态仍然存在,则检查是否存在“定位不一致标志”,若有,则进入步骤六;若无,说明主站和智能终端定位都出现故障,则进入步骤七;
步骤六:根据主站故障定位结果,控制对应的智能终端跳闸进行故障隔离;如果故障隔离后,系统故障状态消失,则主站故障定位正确,故障隔离成功,进入步骤八;若故障状态持续,则进入步骤七;
步骤七:控制该条线路变电站出口断路器跳闸;结束;
步骤八:通过主站进行非故障失电负荷转供;结束。
上述智能配电网综合故障定位方法,所述步骤一中,电网非正常状态包括短路、失压,检查判据为:
a.短路电流整定:
式中,I为线路电流的测量值;Ik.op为短路电流动作值;E为系统相电动势;Zs为智能终端到变电站之间的线路阻抗;Zk为智能终端与邻居终端之间的阻抗;Krel为可靠系数,Krel=1.2;
b.失压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世优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世优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83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化农业种植棚
- 下一篇: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蔬菜种植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