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排/墙壁开关保护门用阻燃增强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5216.2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6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尹杰;孟成铭;朱明源;孔伟;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日之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77/02;C08L25/06;C08L73/00;C08L23/06;C08L51/06;C08K7/14;C08K3/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谭磊 |
地址: | 20110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壁 开关 保护 阻燃 增强 尼龙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插排/墙壁开关保护门用阻燃增强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材料由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酰胺66‑100份,聚酰胺6 0‑50份,溴化聚苯乙烯8‑15份,相容剂5‑10份,阻燃协效剂4‑8份,玻璃纤维30‑50份,聚酮树脂30‑40份以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8‑15份;制备时,按重量份将上述各组分混合,配制成混合料,将混合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控制双螺杆挤出机的转速为180‑600转/分,温度为230‑250℃,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材料具有优良的插拔效果,插拔次数可达8000次以上,达到UL94 1.6mV0级别,能够广泛应用于插排/墙壁开关、墙壁开关等的保护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插排/墙壁开关保护门用阻燃增强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插座的安全性关乎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国际电工委员会颁布的IEC 60884-1:2006《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及我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颁布的GB 2099.1-2008以及GB 2099.7-2015均对插头插座有关安全性能做了明确规定,以此保证插头插座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其中,GB 2099.7-2015中明确规定插排墙壁开关必须安装具有防触电保护功能的保护门。
目前,保护门选材上趋向于阻燃增强尼龙材料,但是普通阻燃增强尼龙材料在插拔性能上明显不足,通常只能达到500次左右的插拔次数,而通常插排或墙壁开关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其插拔次数可达5000次以上。现有的技术文献中,还未见有关专用于保护门的阻燃尼龙材料,更多的只是趋向于耐磨性提升,但插拔实验于材料的耐磨性并无直接关系。
申请号为201410351130.X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高阻燃性能、高GWIT、力学性能、电学性能、抗形变性能的尼龙树脂,组分包括:尼龙20-50重量份;片状填料5-20重量份;球状填料5-20重量份;玻璃纤维10-30重量份;阻燃剂5-20重量份。其中,片状材料最优选为片云母、绢云母中的一种或组合。所述球状填料为玻璃微珠。上述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添加片状填料、球状填料的方式,在提升复合材料CTI性能的同时来改善其翘曲能力,但翘曲改善并不能提升复合材料的插拔性能,本发明材料的插拔性能远远高于上述专利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优良插拔效果,插拔次数可达8000次以上,达到UL94 1.6mV0级别的插排/墙壁开关保护门用阻燃增强尼龙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所述插排/墙壁开关保护门用阻燃增强尼龙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插排/墙壁开关保护门用阻燃增强尼龙材料,该材料由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酰胺66 100份,聚酰胺6 0-50份,溴化聚苯乙烯8-15份,相容剂5-10份,阻燃协效剂4-8份,玻璃纤维30-50份,聚酮树脂30-40份以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8-15份。
优选的,所述的材料由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酰胺66 100份,聚酰胺6 30-50份,溴化聚苯乙烯8-10份,相容剂8-10份,阻燃协效剂6-8份,玻璃纤维30-40份,聚酮树脂35-40份以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0-12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材料由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酰胺66100份,聚酰胺6 50份,溴化聚苯乙烯8份,相容剂10份,阻燃协效剂8份,玻璃纤维40份,聚酮树脂40份以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2份。
所述的聚酰胺66与聚酰胺6的熔融指数均为2-45g/10min。可选用平顶山神马公司生产的PA66EPR2.7或江苏瑞美福生产的PA6 1013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日之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日之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52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悬臂梁支撑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柔光阻燃尼龙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