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阻隔型双向拉伸共挤薄膜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3617.4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1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涛;彭超;王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08;B32B27/30;B32B7/12;B32B37/15;B32B38/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拉伸 下表层 阻隔层 芯层 液体抗静电剂 抗粘连母料 共挤薄膜 中层 高阻隔 粘合层 制备 薄膜 等规聚丙烯均聚物 醋酸乙烯共聚物 丙烯腈树脂 后续加工 能源消耗 溶剂污染 涂布过程 五层结构 阻隔性能 上表层 涂布机 阻隔膜 树脂 改性 乙烯 挤出 加工 | ||
1.一种高阻隔型双向拉伸共挤薄膜,该薄膜由上表层、上中层、芯层、下中层和下表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表层为阻隔层,上、下中层为粘合层;所述芯层是由等规聚丙烯均聚物和液体抗静电剂构成,所述液体抗静电剂的质量占芯层总质量的1-3%;所述阻隔层是由改性丙烯腈树脂和抗粘连母料构成,所述抗粘连母料的质量占阻隔层总质量的1-6%;所述改性丙烯腈树脂是由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构成;所述粘合层由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型双向拉伸共挤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是由乙烯20-40%、乙酸乙烯酯为余量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型双向拉伸共挤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抗静电剂为乙氧基胺或甘油单硬脂酸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型双向拉伸共挤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粘连母料是由玻璃微珠状二氧化硅和等规聚丙烯载体组成,其中二氧化硅的质量占抗粘连母料总质量的25~45wt%,所述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4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型双向拉伸共挤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层、下表层的厚度均为1-4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型双向拉伸共挤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中层的厚度均为1-3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型双向拉伸共挤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a、将芯层原料等规聚丙烯均聚物和液体抗静电剂加到主挤出机中,经加热成熔融状态;将阻隔层原料改性丙烯腈树脂和抗粘连母料分别加入两台辅助挤出机中加热熔融;再将粘合层原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分别加入另外两台辅助挤出机中加热熔融;
b、将上述经加热成熔融状态的原料分别经300~400目滤网过滤后,按上表层、上中层、芯层、下中层和下表层的顺序在五层结构模头中汇合挤出成膜片,然后利用贴片气刀将该膜片贴附到激冷辊上快速冷却形成铸片,最后经25~35℃水浴进一步冷却定型,通过橡胶辊筒及压缩空气对冷却后的铸片进行除水;
c、除水后的铸片进入纵向拉伸工序,首先经过110℃~150℃辊筒预热,然后于110℃~120℃下进行4.0~5.0倍纵向拉伸,并在120~140℃下热定型;
d、热定型后的膜片进入横向拉伸工序,首先在165℃~180℃下进行预热,并于150~160℃下进行8.0~9.0倍横向拉伸,再于150℃~170℃进行热定型;
e、定型后的薄膜经过40~60℃风冷后进入牵引系统展平,经厚度在线检测、电晕处理和收卷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361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通信无源器件用地脚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座椅解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