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心泵叶轮及包含该离心泵叶轮的LNG潜液泵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0708.2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1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师帅;智博文;匡海云;陈俊君;陈文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F04D7/02;F04D29/24;F04D29/44;F04D29/4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梁鹏;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泵 叶轮 包含 lng 潜液泵 | ||
1.一种LNG潜液泵,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体(2)、旋转轴(4)、套设在旋转轴(4)上的诱导轮(3)和离心泵叶轮(7)、以及设置在外壳体(2)底部的蜗壳(11),其中:
所述外壳体(2)为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其顶部的进口(1)为敞开的喇叭状,所述外壳体(2)的中心轴线处设置有旋转轴(4),该旋转轴(4)底端穿过外壳体(2)底部的开口,所述旋转轴(4)的端部为圆锥形的导流锥(5),所述导流锥(5)下方的旋转轴(4)外围设置有诱导轮(3),所述外壳体(2)底部的旋转轴(4)外围设置离心泵叶轮(7),所述外壳体(2)的底部还设置有开孔与所述蜗壳(11)相通;
所述诱导轮(3)顶部与外壳体(2)间存在顶端间隙,顶端间隙值为诱导轮(3)直径的0.3%~0.5%;
所述离心泵叶轮(7)包括前盖板(8)、后盖板(9)、主叶片(14)和分流叶片(15),其中:
所述前盖板(8)和后盖板(9)为同轴设置的圆环形板,所述前盖板(8)的内径较后盖板(9)的内径大,且向上延伸形成环形结构的流道进口,所述前盖板(8)和后盖板(9)外周之间的间隙为流道出口,所述主叶片(14)和分流叶片(15)均倾斜设置在前盖板(8)和后盖板(9)之间,二者呈离心状均匀分布且交替设置,所述主叶片(14)的长度比分流叶片(15)的长度大,相邻两叶片之间形成螺旋形的流道,主叶片(14)和分流叶片(15)的宽度均从进口向出口逐渐变窄;
所述主叶片(14)和分流叶片(15)的数量之和为8~10片;所述分流叶片(15)进口直径为主叶片(14)出口直径的50%~60%,所述分流叶片(15)向主叶片(14)倾斜,倾斜角度范围为10°~12°;离心泵叶轮(7)出口端叶片厚度为0.01~0.015倍离心泵叶轮(7)出口直径,进口端叶片厚度为0.01~0.012倍离心泵叶轮(7)出口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NG潜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轮(3)包括均匀分布的3个螺旋形叶片,所述螺旋形叶片之间等螺距分布,所述螺旋形叶片的进口为圆弧形,该进口处的切线与进口处与中心的连线(12)的夹角为4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NG潜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叶片的水平骨线两侧由外向内逐渐加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LNG潜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泵叶轮(7)的前盖板(8)与外壳体(2)的内壁贴合,其后盖板(9)与外壳体(2)的底部贴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NG潜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11)的型线为螺旋线,其出口断面为圆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LNG潜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4)底部由外部电机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07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抽空防颗粒型磁力泵
- 下一篇:一种便于投放的给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