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穿孔电感应用于三维集成电路的电压稳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9909.0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3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卓成;陈佰鑫;史戈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H02M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黄芳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孔 电感 应用于 三维集成电路 电压 稳压器 | ||
一种硅穿孔电感应用于三维集成电路的电压稳压器,包括并联设置的开关管T1和开关管T2,所述开关管T1和开关管T2的连接节点为第一级输入节点,所述第一级输入节点分别通过第一电感L1和第一电阻R1与第一级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一级输出节点通过第一电容C1和电流源I1接地,所述第一级输出节点为第一级输出电压Vout1;所述第一级输出节点分别通过第二电感L2和第一电阻R2与第二级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二级输出节点通过第二电容C2和电流源I2接地,所述第二级输出节点为第二级输出电压Vout2;所述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均为TSV电感。本发明纹波较小、稳压精度较高、有效适用于3D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压稳压器,涉及一种DC-DC电压转换器,在电路类型分类上属于斩波电路。具体为共享电感DC-DC降压转换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感型DC-DC降压转换器,参照图1,Buck变换器的主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在图1中,Vi为输入电压、VO为输出电压、S为PWM控制的开关管、L为储能电感、iL为流过电感的电流、VD为续流二极管(或MOSFET管)、C为输出滤波电容、RL为负载电阻。
在开关S导通期间,二极管VD截至,输入电源通过电感L向负载提供电能,同时流过电感的电流iL线性增加,将电能转换成磁能储存在电感L中,当电感电流增加到大于IO后,电容进入充电状态。在开关S关断期间,二极管VD导通续流,流过电感的电流iL线性减小,在减小到IO之前,电感电流给负载供电,同时给电容充电;当iL减小到小于IO后,电容进入放电状态,向负载供电,以维持输出电压稳定。
结构较为简单,总体效率相对较高并具有良好的输出电压纹波和噪声,但性能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缺点是:使用PWM技术,现在用PWM技术来做电压转换有一个大的问题,就是输出电压有开关管高频通断带来的高频谐波噪音,输出电压波纹大,稳压精度做不高。还有个较大的问题是电感的选用,现在的片上电感主要为螺旋形电感,其主要缺点就是占用面积资源较多,且越来越不能适应集成电路按比例缩小的技术发展规律,尤其是不能很好地适用于3D集成电路。
传统的片上螺旋电感需要很大的面积,因此而成为了实现片上电感式DC-DC转换器的主要限制因素。片上DC-DC转换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引脚数,降低了封装寄生效应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与对应的线性和电容式片上DC-DC转换器相比,电感式片上DC-DC转换器的优点是在大负载电流情况下能够获得高效率。然而,用来实现这些转换器的电感消耗了大量的金属资源。另外,对于螺旋电感来说,为了电磁屏蔽需要特殊的RF工艺,进一步增加了金属面积的消耗。
另一方面,三维集成电路(3D IC)技术需要增加集成密度,减少互连长度和功耗。在三维集成电路中用于传输垂直信号和功率、提供热路径的TSV是庞大的,大小通常是标准单元的5-10倍。另外,在三维集成电路中需要插入很多虚设的TSV满足最小密度原则以获得高的成品率,这些虚设的TSV进一步增加了资源消耗。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DC-DC降压转换器的纹波较大、稳压精度不高、不能适用于3D集成电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纹波较小、稳压精度较高、有效适用于3D集成电路的硅穿孔电感应用于三维集成电路的电压稳压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99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输入Sepic变换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抽头电感的升压直流变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