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仓库值班人员身份认证的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9851.X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2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尧;宋文选;朱世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海印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20 | 分类号: | G07C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 代理人: | 张联群 |
地址: | 2111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中心 管理平台 仓库环境 仓库 人员身份认证 监测记录 监测数据 监测网络 手持终端 仓管 传感器模块 采集数据 仓库管理 工作难度 监控管理 拒绝发送 路由节点 身份信息 实时监控 数据上传 状态数据 监测 构建 调用 库房 数据库 验证 采集 发送 身份 管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仓库值班人员身份认证的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构建ZigBee树状监测网络,通过监测网络中的路由节点将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数据上传仓库监测中心管理平台;仓库监测中心管理平台将采集数据存入仓库环境监测中心数据库,形成监测记录。值班人员通过手持终端调用监测数据时,首先向仓库环境监测中心管理平台发送自己手持终端的ID号、身份信息和所要查看的仓库编号,经过仓库环境监测中心管理平台验证身份后方可查看监测记录;否则,仓库环境监测中心管理平台拒绝发送数据。该方法可实时监控各库房的状态数据,便于监控管理,减少仓管人员的工作难度和仓管人员数量;且可避免非管理人员获得监测数据信息,增加仓库管理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仓库安全管理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仓库值班人员身份认证的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仓库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人员管理和环境管理,尤其是环境管理,更是重中之重。仓库中的温度、湿度和光强均需要保持在适应的范围,以适应不同货物的需求,平时需要仓管人员24小时监控,有时还需要值班人员到仓库内排查问题。但对于大型仓库而言,仓管人员逐个库房查看费时费力,且一旦某个库房发生问题,仓管人员现场处理时,需要离开监控中心,当人员不足时,容易发生监控中心人手不足的情况。且仓管数据属于重要的安保信息,需要具有保密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仓库值班人员身份认证的监测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仓库值班人员身份认证的监测方法,包括步骤:
(1)建立仓库环境监测中心数据库,在仓库环境监测中心数据库内建立各个库房的检测日志表和值班人员的执勤表;值班人员预先将自己的身份信息和手持终端ID绑定后存入执勤表;
(2)建立仓库环境监测中心管理平台,仓库环境监测中心管理平台与仓库环境监测中心数据库和值班人员手持终端交互;
(3)构建监测网络:在仓库的各个库房中布设传感器模块,用以采集对应库房中的温度、湿度和光强数据;在每个库房中设置一个路由ZigBee节点和若干终端ZigBee节点,在仓库监测中心设置协调器,各ZigBee节点和协调器构成ZigBee树状网络;每个库房中,各终端ZigBee节点分别与各传感器相连,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该库房中的路由节点上传至协调器,再通过协调器上传至仓库环境监测中心管理平台;每个ZigBee节点内保存有预先存入的ID号,ID号即为该ZigBee节点对应的仓库编号;ZigBee节点向协调器发送数据时,同时发送自己的ID号;
(4)当仓库环境监测中心管理平台接收到采集数据时,仓库环境监测中心管理平台将接收到的数据根据ZigBee节点ID号存储至仓库环境监测中心数据库内的对应库房的检测日志表中,形成监测记录;
(5)值班人员通过手持终端调用监测数据时,首先向仓库环境监测中心管理平台发送自己手持终端的ID号、身份信息和所要查看的仓库编号,仓库环境监测中心管理平台根据执勤表判断该ID号和身份信息是否属于值班人员;若是,则从仓库环境监测中心数据库内调用对应仓库的监测记录发送给该手持终端;否则,仓库环境监测中心管理平台拒绝发送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仓库环境监测中心管理平台与仓库监测中心数据库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交互。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每一条监测记录中包括对应的ZigBee节点ID号、数据采集时间和采集数据。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该方法可实时监控各库房的状态数据,便于监控管理,减少仓管人员的工作难度和仓管人员数量;且可避免非管理人员获得监测数据信息,增加仓库管理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海印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海印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98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签到与签离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发电设备监控与自动组织检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