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7mm超广角后视车载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8816.6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6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冯科;张荣曜;林飞;魏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6 | 分类号: | G02B13/06;G02B1/1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7 mm 广角 车载 镜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1.7mm超广角后视车载镜头,包括依次设置的负光焦度的前组镜片A、光阑C、正光焦度的后组镜片B、滤光片D,所述前组镜片A由负弯月透镜A‑1和正弯月厚透镜A‑2组成,后组镜片B由平凸透镜B‑1、双凸透镜B‑2和负弯月透镜B‑3密接的胶合组组成,前组镜片A和后组镜片B的空气间隔是2.3mm,前组镜片A的焦距fA=‑7.08mm,后组镜片B的焦距fB=3.56mm,负弯月透镜A‑1和正弯月厚透镜A‑2的空气间隔是1.3mm,平凸透镜B‑1和胶合组的空气间隔是0.1mm,本发明水平视场达到130°,TTL总长小于14mm的高清超广角车载镜头,成像效果佳,工艺性好,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1.7mm超广角后视车载镜头。
背景技术
目前车载镜头正从VGA标清向百万高清像素的趋势发展,光学总长也要求越来越短,镜头视野要求越来越大,目前市场上的后视车载镜头水平视场普遍在120°以下,而且成像表现较差,虽然后来塑料非球面镜片的引入提高了像质,但是由于光学塑料热稳定性差,导致该类镜头的高低温成像表现不好;另外,含塑料非球面的车载镜头画面亮度普遍不如全玻璃镜头。对于水平130°超大视场,总长要求短的车载镜头来说,用全球面玻璃设计对于镜片工艺要求高,加工难度大,获得高清像质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1.7mm超广角后视车载镜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1.7mm超广角后视车载镜头,包括沿光线自左向右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负光焦度的前组镜片A、光阑C、正光焦度的后组镜片B、滤光片D,所述前组镜片A由负弯月透镜A-1和正弯月厚透镜A-2组成,后组镜片B由平凸透镜B-1、双凸透镜B-2和负弯月透镜B-3密接的胶合组组成,前组镜片A和后组镜片B的空气间隔是2.3mm。
进一步的,所述前组镜片A的焦距fA=-7.08mm,后组镜片B的焦距fB=3.56mm。
进一步的,所述负弯月透镜A-1和正弯月厚透镜A-2的空气间隔是1.3mm,平凸透镜B-1和胶合组的空气间隔是0.1mm。
进一步的,本镜头的光学总长TTL小于14mm,水平视场大于130°。
进一步的,所述负弯月透镜A-1物侧面镀有防水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水平视场达到130°,TTL总长小于14mm的高清超广角车载镜头,成像效果佳,工艺性好,成本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光学结构图;
图2是所述车载镜头的MTF像质评价曲线;
图3是所述车载镜头的低温30℃离焦MTF曲线;
图4是所述车载镜头的高温70℃离焦MTF曲线。
图中:
A-前组镜片A;A-1-负弯月透镜A-1;A-2-正弯月厚透镜A-2;B-后组镜片B;B-1-平凸透镜B-1;B-2-双凸透镜B-2;B-3-负弯月透镜B-3;C-光阑C;D-滤光片D;F-像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88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