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严管区内共享单车停车管理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8626.4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1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海诺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7C5/00;H04L29/08;G01P15/18;G01S19/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严管 区内 共享 单车 停车 管理 方法 系统 | ||
一种城市严管区内共享单车停车管理方法,在共享单车的车体上装载加速度计,当车辆锁止后,车载处理器开始采集加速度计的信号,直至被下一次扫码,用户用车时,若共享单车在停车区域之外,则在扫码后,先拍摄共享单车停放照片,将拍摄的照片与所处位置信息上传至云端平台,云端平台判断加速度计信号在上次还车之后,本次扫码之前,是否一直为无效信号,如是,则判断该共享单车是否在停车区域之外,若是,则判定上一用户违法停车,本发明以较低成本即可实现停放管理,所增加硬件仅仅为加速度计,其余均为软件计算,其长期成本远远低于电子围栏技术。且通过加速度计,判别单车姿态,有效引导用户优先使用被推倒的车辆,改善市容,保护单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共享单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城市严管区内共享单车停车管理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共享单车以铺天盖地之势进入了普通大众的生活中,一线城市投放量已超百万,二线城市也有数十万之多。虽然共享单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通行问题,但是由于这是企业行为,缺乏行政规划。各企业为了抢占用户,纷纷增加投放量,导致一些区域单车数量已经远远饱和,车辆没有合法合理的停车位置,侵占行人道甚至机动车道。
最近,为了解决共享单车的停放问题,政府和企业合作,采取了很多措施,主要来说,有以下两方面:
一、直接在地面上划线。
这种方式较为传统,几乎没有成本,但是,需要严重依赖用户素质,若用户不将车辆停在划线范围内,没有任何的制约机制。与之相应的是,很多用户在使用单车时,为了自己方便,并不愿意将车辆停在划线范围内,甚至有人将车辆任意放倒,损坏车辆。
二、电子围栏
电子围栏是新的技术,通过物联网方式将划线范围围成一个电子区域,只有在这个区域内,才能完成还车、交费,否则将一直计费。这种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停放问题,但是,需要建设智能桩,成本较高。并且随着共享单车的使用范围扩大,在郊区等一些非重点区域,并没有必要使用电子围栏。
而在每个城市,都有一些重点区域,我们可以称之为严管区。在这些区域,交通以及人员容量饱和,一旦单车乱停乱放,则严重影响交通,还会产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的隐患。因此,对这些区域内的共享单车,需要严格管理。而对一些容量宽松的区域,例如郊区、农村地区,则不需要进行太严格的管理,只有因地适宜,才能发挥行政最优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严管区内共享单车停车管理方法与系统,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重点区域的共享单车停放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城市严管区内共享单车停车管理方法,在共享单车的车体上装载加速度计,当车辆锁止后,车载处理器开始采集加速度计的信号,直至被下一次扫码,用户用车时,若共享单车在停车区域之外,则在扫码后,先拍摄共享单车停放照片,将拍摄的照片与所处位置信息上传至云端平台,其中,所拍摄照片是远景照片;云端平台判断加速度计信号在上次还车之后,本次扫码之前,是否一直为无效信号,如是,则判断该共享单车是否在停车区域之外,若是,则判定上一用户违法停车,所述无效信号是指加速度数据低于预设低值,加速度数据高于预设低值时,为有效信号。
所述停车区域设置在若干严管区中,云端平台在接收到上传信息时,首先判定所处位置信息是否在严管区内,如在,才进行是否停在停车区域的判断,所述严管区,指政府部门划定的大范围区域,一般是较繁华、人流量较大、容易产生交通、消防隐患的区域,一个严管区内划有多个停车区域;如不在,输出为未违停;所述位置信息由扫描的共享单车的GPS提供。
所述远景照片是指,照片包括共享单车全身以及四周环境,且共享单车在图像中的区域占整个图像的1/4~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海诺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海诺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86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机观景景区用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涡卷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