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物针灸定穴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3455.6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4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董世起;李欢欢;朱兆荣;陈武;穆祥;刘娟;张涛;曹立亭;马跃;姚兰;安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北京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G09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4024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物 针灸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灸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物针灸定穴模型。
背景技术
动物针灸是中国传统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现在随着宠物犬猫的数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和研究动物针灸。对常见动物穴位的掌握和实践是动物针灸学所必备的操作知识,其学习主要是通过动物模型观察和活体动物进行练习和研究。
对于活体动物,除了购买与喂养需要较大的经济和人力消耗外,还面临着动物福利、动物疫病等问题。目前市场上对于动物穴位模型基本是橡胶制品或其他材质,其穴位标记仅在模型的表面进行印刷,属于平面标记,用于教学练习时不生动不真实,穴位定位不准确,不能达到精确定穴或针刺练习目的,尤其对于犬和猫的定穴模型开发相对较少。
因此,急需研究一种可用于精准定穴和针刺练习的动物模型,以便用于中兽医针灸和动物针灸的教学和实践,该项研究将对于动物针灸穴位学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物针灸定穴模型,主要目的是解决动物(犬或猫)定穴模型不能实现真实、准确定穴与针刺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物针灸定穴模型,所述动物为犬或猫;所述针灸定穴模型包括仿真动物体和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仿真动物体的底部;
所述仿真动物体为实心体,其材料为不能被针灸毫针刺穿的绝缘硬质材料;
所述仿真动物体的表面开设多个孔洞,所述孔洞的直径、深度、数量、与仿真动物体表面的相对斜度及在所述仿真动物体上的分布位置均和活体动物的穴位相同;
所述孔洞的内部底端设有导电电极部件,所述孔洞内自导电电极部件的上表面至所述孔洞的开口处填充有不导电橡胶;
所述底座内设有电源装置、设有发光装置和/或发声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和/或所述发声装置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
所述导电电极部件的下表面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
所述电源装置与固定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针灸毫针的针尾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针灸毫针的材质均为导电金属;
当所述针灸毫针正确扎入所述孔洞内且抵碰到所述导电电极部件时,电路导通,所述发光装置和/或所述发声装置会相应发光和/或发声;
当所述针灸毫针未正确扎入所述孔洞内或未抵碰到所述导电电极部件时,电路不通,所述发光装置和/或所述发声装置不会发光和/或发声。
作为优选,所述仿真动物体的表面覆有整体仿真皮毛,所述仿真皮毛在所述仿真动物体的腹部处设有隐形拉链。
作为优选,所述仿真动物体的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所述针灸毫针的材质为不锈钢。
作为优选,所述孔洞的直径为0.5mm;所述电源装置是标准电压为1.5V的干电池。
作为优选,所述发光装置为发光二极管;所述发生装置为蜂鸣器;所述发光二极管或所述蜂鸣器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源装置的正极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发光装置为发光二极管;所述发生装置为蜂鸣器;所述发光二极管和所述蜂鸣器通过导线并联后再与所述电源装置的正极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电极部件与所述电源装置之间的连接导线埋设于所述仿真动物体的内部并从所述仿真动物体的表面引出再连接至所述电源装置的正极端。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电极部件为导电金属片,所述导电金属片的尺寸与所述孔洞的内部底端的尺寸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为游离电极夹,所述电源装置的负级端通过导线与所述游离电极夹的一端连接,所述游离电极夹的另一端夹持所述针灸毫针的针尾。
作为优选,所述仿真动物体的尺寸与所述活体动物的尺寸相同,或者所述仿真动物体是按照所述活体动物等比例缩小或放大制作得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摒弃针灸定穴模型通过在其表面印刷颜色或图案来标记穴位的落后方式,而是通过设计立体仿真穴位、穴位内的导电电极部件、穴位内的不导电橡胶、发声装置、发光装置、电源装置及固定针灸毫针的固定件,其间通过导线根据电路连接原理连接,当正确刺入穴位时,电路导通且会发光和/或发声,反之,电路不导通且不会发光和/或发声;通过上述设计,可准确定穴和针刺,操作具有真实感,可练习到针刺力度、角度、深度及方向,方便实践学习与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北京农学院,未经西南大学;北京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34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