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膳食纤维自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3127.6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1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勇;须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纤检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G01N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膳食 纤维 自动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膳食纤维自动检测装置。它包括冷凝管、密封圈、中支撑、加热块、调节阀旋钮、压杆、加热器手柄、显示屏、开关、插座、废液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多个冷凝管并排安装在框架中,冷凝管底部设置有密封圈,冷凝管下方设置有中支撑,中支撑下方设置有加热块,加热块下方依次设置有调节阀旋钮、加热器手柄,加热器手柄左侧设置有压杆,冷凝管右侧设置有显示屏,机箱侧边后部设置有开关、插座、废液口、进水口、出水口,进水口、出水口直接与冷凝管相连,废液口通过吸液泵和吸液电磁阀与坩埚座相连。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采用了整体结构的设计,避免了样品转移时可能产生的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膳食纤维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膳食纤维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饮食越来越重视。随着营养学和相关科学的深入发展,膳食纤维的营养价值被不断发现和关注,被营养学界补充认定为第七类营养素,和传统的六类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与水并列。
目前国内仅有检测粗纤维的仪器(用于粮食、饲料及其他农副产品的粗纤维含量测定),没有专门针对膳食纤维的检测仪器。该发明是国内第一台膳食纤维自动检测装置,依据GB/T5009.88-2014中的酶重量法,可测定食品中总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同时该发明还能兼顾做粗纤维的检测。
GB/T5009.88-2014中的酶重量法原理如下:取干燥试样,用α淀粉酶、蛋白酶和葡萄糖苷酶酶解消化,去除蛋白质和淀粉,酶解后样液用乙醇沉淀,过滤,残渣用乙醇和丙酮洗涤,干燥后物质称重即为总膳食纤维残渣;另取试样经上述三种酶酶解后直接过滤,残渣用热水洗涤,经干燥后称重,即得不溶性膳食纤维残渣;滤液用4倍体积的95%乙醇沉淀、过滤、干燥后称重,得可溶性膳食纤维残渣。以上所得残渣干燥称重后,分别测定蛋白质和灰分。总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残渣扣除蛋白质、灰分、和空白即可计算出试样中总的、不溶性和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
目前国内普遍的检测膳食纤维的方法是按照GB/T5009.88-2014要求进行手工操作检测的,即用烧杯、坩埚等试验器具,人工完成样品酶解、沉淀、抽滤、洗涤等操作,期间还需要样品从烧杯到坩埚中转移,操作繁琐,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由于人为因素可能会造成最终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及重复性不佳。而该发明将膳食纤维所需的检测步骤都一体完成,样品无需转移,所有步骤由智能系统控制,规范操作流程,最大限度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使检测更简单、准确、可靠。
在国际上虽然也有检测膳食纤维的装置,但都是分体式的,检测过程中样品需要转移,容易造成检测误差。该发明采用了全封闭的结构形式,集酶解、加热、振荡抽滤、洗涤及冲洗于一体,用独立加温和气压控制搅拌的创新技术,同时可做6个试样,采用大容量坩埚全过程样品无需转移。大屏幕液晶显示屏显示并监控操作过程,程序系统定时定温控制,从而达到了准确、快速的目的,保证了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无有害物质外溢。因此在国际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针对目前国内无膳食纤维专用检测装置,检测需人工操作,步骤繁琐,稳定性及可靠性不佳等现状,发明膳食纤维自动检测装置。而且相对与国外分体式的结构,采用了整体结构的设计,避免了样品转移时可能产生的误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膳食纤维自动检测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采用了整体结构的设计,避免了样品转移时可能产生的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纤检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纤检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31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