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确果树环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1856.8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6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小荣 |
主分类号: | A01G3/00 | 分类号: | A01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姜庆梅 |
地址: | 311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确 果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精确果树环剥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认为在树木主干上环割,由于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养料的筛管,会引起根部饥饿而使树木死亡,故有“树怕剥皮”一说。但有些植物如梨、苹果等果树,以及杜仲、黄檗、厚朴等木本皮类药用植物,进行环割剥皮再生试验,获得成功。剥皮再生需要有适合的条件,如树木枝叶必须繁茂,生长旺盛;剥皮时间应在形成层活动旺盛时期,剥皮后要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还要有正确的剥皮方法,尽量使树干表面未成熟的木质部细胞不受或少受伤害等。剥皮再生成活的原理,主要是暴露面上未成熟的木质部细胞和少数残留的形成层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很快恢复了分裂能力,大约在1个月左右,就基本上建立起树皮的雏形。剥皮再生可用于皮类药材的生长,在果树栽培上,环割原理亦有应用。如在开花期,适当环割枝干,可暂时阻碍有机物质向下输送,增加伤口上部养分积累,促进花芽分化和提高果实品质。剥皮宽度以当年能愈合为宜,一般不超过0.5厘米,多用于生长过旺的侧枝或徒长枝。但同一树上进行多次环割,易引起生长衰弱,缩短树龄。
传统的环剥方法是人工使用环剥刀,进行手工的操作,不仅非常费力,环剥的效率非常低,而且环剥的过程中,由于缺少着力点,操作时,极易损伤树干的木质层,造成树木损伤,造成树势早衰,影响开花结果;另外手工工具切出的环剥槽切口不整齐,而且经常常常留有毛边,减缓了树木的愈合速度,对于大直径的树木,传统的环剥工具很难进行切割,对于较高的环剥位置,需要借助梯子等登高工具进行环切,增加了操作的不稳定性,不能保证环剥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确果树环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精确果树环剥装置,包括移动台、驱动电机、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移动台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罩,固定罩内设有上切割刀片和下切割刀片,上切割刀片和下切割刀片之间固定连接有剥刀,剥刀位于上切割刀片和下切割刀片边缘处且对称设置;所述上切割刀片和下切割刀片固定连接有从动轴,从动轴通过皮带传动结构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固定罩的后方设有乳膏喷管,乳膏喷管连通有抽料泵和愈合膏箱;所述移动台滑动连接有支撑台,移动台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嵌套在支撑台内,支撑台设有滑槽,滑块与支撑台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套设有丝杆,丝杆与滑块螺纹连接;所述丝杆延伸至支撑台右侧并固定连接有转把;所述移动台右侧底部设有指针,指针下方设有刻度尺,刻度尺与支撑台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台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连接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升降基座;所述升降基座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底部设有万向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罩左侧开口并位于移动台左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从动轴通过轴承与移动台和固定罩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台上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驱动电机和抽料泵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液压缸与蓄电池和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基座和支撑台之间设有伸缩导向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有电机驱动的切割刀片和剥刀,对树皮进行高效的切割和剥皮;本发明设有丝杆调节的移动台、指针和刻度尺对环切的深度和宽度进行精确的控制,避免伤及树木主干的木质层,保证环切的安全性;本发明设有愈合乳膏喷涂装置,对环切后树木的环切槽进行喷涂,避免树木发生感染溃烂,保证伤口愈合;本发明设有固定转动装置、升降装置和丝杆调节的移动台,实现了环形切剥,保证切口的整齐不留毛边,加快伤口愈合,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树木的环剥和不同高度位置的环剥,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精确果树环剥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精确果树环剥装置中剥刀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精确果树环剥装置中剥刀的立体图;
图4为精确果树环剥装置中移动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精确果树环剥装置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精确果树环剥装置中固定转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小荣,未经孙小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18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