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压高惰性气氛下的点火装置及点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1462.2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0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鹏;王明峰;李晓宏;王宁波;高亚男;张飞;权亚文;杜鹏鹏;高伟;董清锋;毛吉会;兰伟伟;吕君君;张启科;李增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Q13/00 | 分类号: | F23Q13/00;F23Q1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熊雁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压高 惰性 气氛 点火装置 点火 方法 | ||
一种带压高惰性气氛下的点火装置及点火方法,属于煤气化工艺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烧嘴I和烧嘴Ⅱ;所述烧嘴Ⅰ内置全自动电子点火器;所述烧嘴Ⅰ和烧嘴Ⅱ通过法兰与稳流燃烧炉顶部的封头相连接,稳流燃烧炉通过耐火浇筑料管道与循环炉连接。通过烧嘴I和烧嘴Ⅱ进行点火升温,烧嘴Ⅱ直接采用柴油燃烧加热烟气,满足了运行过程中负荷循环炉热量需求,有效缩短了点火升温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可通过火焰探测器对整个点火过程和稳流燃烧炉内的火焰燃烧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点火过程中对系统进行吹扫置换,确保点火过程的安全可靠及点火的成功率;且本发明所述带压高惰性气氛下的点火装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气化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压高惰性气氛下的点火装置及点火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当前解决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环境制约问题的关键。现阶段,煤碳高效、清洁气化技术成为了焦点。近年来,新型煤化工项目的建设更是如火如荼,国内各大公司都在进行煤气化大型化技术的开发,纷纷吹起了向大型气化装置进军的号角,未来,煤气化技术将会朝着装置大型化、煤种适应扩大化等方面发展。2016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公布了《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行动计划》关于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创新方面要求重点研究气化热解一体化、气化燃烧一体化、3000吨/天及以上煤气化、百万吨/年低阶煤热解、油化电联产等示范工程。由此可见我国在不断积极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的的创新发展。
就目前研究气化热解一体化、气化燃烧一体化、3000吨/天及以上煤气化、百万吨/年低阶煤热解、等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满足工业绿色发展对低成本清洁燃料的需求,这些技术主要以加压循环流化床技术为核心展开创新研发。
基于加压循环流化床技术的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研究要求循环炉在投煤前达到一定固体物料的循环倍率,保证循环炉系统各部位及物料温度均匀达到设计要求工况,因此应用于常压工况下的点火装置无法满足设计加压点火要求,其次目前点火装置只采用天然气点火升温,运行过程中负荷低,点火升温时间长,无法满足现阶段循环炉热量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稳定、高点火成功率、点火升温快的点火装置及点火方法。
本发明所述带压高惰性气氛下的点火装置,包括烧嘴I和烧嘴Ⅱ;所述烧嘴Ⅰ内置全自动电子点火器;所述烧嘴Ⅰ和烧嘴Ⅱ通过法兰与稳流燃烧炉顶部的封头相连接,稳流燃烧炉通过耐火浇筑料管道与循环炉连接;
所述的烧嘴Ⅰ上分别开设有二氧化碳冷却保护通道、燃气通道和空气通道;所述二氧化碳冷却保护通道、燃气通道和空气通道经二氧化碳管路、天然气管路和空气管路及安装在各管路上的流量调节阀分别与二氧化碳、天然气、空气相连通;
所述的烧嘴Ⅱ上分别开设有二氧化碳冷却保护通道、燃油通道、蒸汽通道、空气通道;所述二氧化碳冷却保护通道、燃油通道、蒸汽通道、空气通道经二氧化碳管路、柴油管路、蒸汽管路和空气管路及安装在各管路上的流量调节阀分别与二氧化碳、柴油、蒸汽、空气相连通。还包括氮气管路;所述天然气管路和柴油管路均与氮气管路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氮气管路的另一端与氮气相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带压高惰性气氛下的点火装置,所述的稳流燃烧炉上设有火焰探测器、冷量氮气管、稳流燃烧炉压力计、烟气温度计,冷量氮气管通过冷量氮气调节阀与氮气相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带压高惰性气氛下的点火装置,所述的火焰探测器上设置有摄像探头;所述摄像探头外设置有耐高温高压玻璃隔离罩。
本发明所述的带压高惰性气氛下的点火装置,所述的循环炉为循环流化床式,循环炉顶部出口设置有第一气固分离装置和第二气固分离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带压高惰性气氛下的点火装置,所述的循环炉顶部出口还设置有压力控制阀,并设置有循环炉气体取样器、循环炉温度计和循环炉压力计;所述循环炉的中部和下部分别通过管路及安装在管路上的氮气流量调节阀Ⅰ和氮气流量调节阀Ⅱ与氮气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14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