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致密岩心孔隙连通性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0045.6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3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俞凌杰;腾格尔;张文涛;范明;刘伟新;陈红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何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致密 岩心 孔隙 连通性 分析 方法 | ||
1.一种致密岩心孔隙连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岩心进行饱和处理,使得岩心的孔隙中渗入标记元素;
S2、对饱和处理后的岩心进行标记元素的微观追踪分析,确定岩心中孔隙的连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岩心孔隙连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S11、配制氯金酸溶液;
S12、将岩心放入氯金酸溶液中进行加压饱和处理,使得氯金酸能够进入岩心的孔隙中;
S13、将加压饱和处理后的岩心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处理;
S14、将低温真空干燥处理后的岩心进行真空热处理,使得岩心孔隙中的氯金酸分解为纳米金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密岩心孔隙连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S21、将真空热处理后的岩心进行切割抛光预处理以制备试样;
S22、对试样进行微观观察和分析,通过追踪纳米金颗粒获取岩心图像中孔隙的连通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密岩心孔隙连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具体包括:
S221、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追踪观察视域内纳米金颗粒的分布图像;
S222、采用能谱仪得到视域内金元素的分布图像;
S223、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纳米金颗粒的分布图像和能谱仪扫描到的金元素的分布图像,获取视域内岩心孔隙的连通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密岩心孔隙连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配制的氯金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密岩心孔隙连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对岩心进行加压饱和处理时,所施加的压力为20MPa-30MPa范围内的恒定压力,所施加压力的时间为4-8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密岩心孔隙连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中对岩心进行温度范围为60-80摄氏度,时间为24小时的低温真空干燥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密岩心孔隙连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中对岩心进行温度为250-300摄氏度,时间为4-6小时的真空热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致密岩心孔隙连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采用由哈氏合金制成的加压容器对岩心进行加压饱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004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感器盒及传感器盒组件结构
- 下一篇:机油滤清器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