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应用于肿瘤光热治疗的多孔水溶性硫化物光热转换纳米材料及其水热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9409.9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07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晶;刘瑜鑫;张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12 | 分类号: | C01G3/12;C01G51/00;B82Y40/00;A61K41/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春霞 |
地址: | 10004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肿瘤 光热 治疗 多孔 水溶性 硫化物 转换 纳米 材料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应用于肿瘤光热治疗的多孔水溶性硫化物光热转换纳米材料及其水热合成方法。所述多孔水溶性硫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制金属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和生物小分子的混合水溶液,经水热反应,即得到所述多孔水溶性硫化物纳米材料。本发明通过添加生物小分子作为软模板剂辅助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水溶性硫化物光热转换纳米材料。由于在反应过程中不使用表面配体,因此用此方法制备出的多孔水溶性硫化物光热转换纳米材料表面洁净,便于修饰。本发明通过水热合成制备得到了可应用于肿瘤光热治疗的具有多孔结构的水溶性硫化物光热转换纳米材料,其具有较好的光热转换性能和肿瘤光热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应用于肿瘤光热治疗的多孔水溶性硫化物光热转换纳米材料及其水热合成方法,属于纳米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光热转换纳米材料是一种能够吸收近红外光,并将其转化为热能的特殊材料,在肿瘤治疗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由于硫化物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因此能够作为一种纳米药物应用于肿瘤光热治疗。
目前,基于溶剂极性和离子交换法的合成已有报道,我国学者在这个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利用溶剂热法(Zheng Z,Dalton Trans.2013,42,5724)和水热法(ACSAppl.Mater.Interfaces 2016,8,9721)制备得到了多孔的硫化物纳米材料。然而,利用生物小分子作为软模板合成多孔硫化物光热转换纳米材料并且将其应用于肿瘤光热治疗的方法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应用于肿瘤光热治疗的具有多孔结构的水溶性的硫化物光热转换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孔水溶性硫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配制金属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和生物小分子的混合水溶液,经水热反应,即得到所述多孔水溶性硫化物纳米材料。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金属化合物选自下述至少一种金属元素形成的氯化物、硫酸盐或硝酸盐:钛(Ti)、铁(Fe)、钴(Co)、镍(Ni)、铜(Cu)、钼(Mo)、银(Ag)、钨(W)和金(Au);
所述金属化合物具体可为Co(NO3)2或CuSO4;
所述混合水溶液中,所述金属化合物的摩尔浓度可为0.01~2.00mol/L,具体可为0.4mol/L。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含硫化合物选自下述至少一种:硫代硫酸盐、硫代乙酰胺、硫化钠和硫化钾,优选硫代硫酸钠或硫代乙酰胺;
所述混合水溶液中,所述含硫化合物的摩尔浓度与所述金属化合物的摩尔浓度之比可为0.25~2.5:1,具体可为0.5:1。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生物小分子选自下述至少一种: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鲑鱼精子脱氧核糖核酸、鸟苷酸(GMP)二钠盐、胞苷酸(CMP)二钠盐、腺苷酸(AMP)二钠盐、胸苷酸(TMP)二钠盐和尿苷酸(UMP)二钠盐,优选鲑鱼精子脱氧核糖核酸或尿苷酸二钠盐;
所述混合水溶液中,所述生物小分子的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50~5.00g/L,具体可为2.83g/L。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在进行所述水热反应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搅拌所述混合水溶液的步骤;
所述搅拌的条件如下:
温度为15~60℃,时间为0.5~48小时。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水热反应在高压反应釜中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师范大学,未经首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94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