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主动式光学导引机制及触电保护的终端充电座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8308.X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6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进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13/2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弥***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导引 移动终端 接触件 充电单元 触电保护 充电座 触发器 主动式 终端 红外线定位 发出指令 接触效果 停止移动 微控制器 通电部 一机体 损害 | ||
一种具有主动式光学导引机制及触电保护的终端充电座,包括有一机体、一光学导引单元与一充电单元,其中的光学导引单元用于产生红外线定位信号以引导一移动终端靠近该机体;充电单元包括二接触件与一触发器,该二接触件在移动终端靠近时退回并启动该触发器,使得一微控制器可发出指令控制该移动终端停止移动,且该二接触件的通电部被加上电流而启动。因此,本发明可降低因为移动终端直接碰撞而衍生的损害并可确保良好的接触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移动式机器;特别是指一种具有主动式光学导引机制及触电保护的终端充电座。
背景技术
现有家庭式的移动终端,以扫地机器人或是居家照护型机器人为主。为维持移动终端的正常运作,已知的移动终端设计有自动充电功能,即当移动终端的电量即将耗尽或是执行完默认功能之后,能自动返回停泊处充电。
已知的提供自动充电的方式是设置一充电座,例如中国台湾授权公告号为M453295的专利“机器人清洁机自动导引充电装置”、及公开号为201707629的专利“机器人自动导引校正充电装置”。以上两个专利技术中的充电座虽然提供有导电片可供移动终端的充电部位接触充电,但所述的导电片是以固定不动的方式设置的,当移动终端移动靠近时,常因碰撞而使得移动终端回弹,从而造成接触不良的问题,因此移动终端需要再次人为挪动方可良好的接触充电;甚至于,导电片容易因为移动终端的直接碰撞而受损。
另外,充电座通常是通过螺栓的固定方式而固定在墙面或是地面的,因此,当充电座不慎遭受外力碰撞时(如脚踢),容易在固定结合的部位产生结构性的破坏,导致充电座机壳破损而无法维修,需要重新置换新机壳方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主动式光学导引机制及触电保护的终端充电座,可确保良好的接触导电,并可降低损坏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主动式光学导引机制及触电保护的终端充电座,可引导一移动终端靠近并对该移动终端充电,该充电座包括有一机体、一光学导引单元与一充电单元。其中机体内部设有一微控制器;光学导引单元设置于该机体且与该微控制器电性连接,该光学导引单元产生红外线定位信号以引导该移动终端靠近该机体;充电单元包括二接触件与一触发器,其中,该二接触件可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移动地设置于该机体,且该二接触件分别具有一位于该机体外部的通电部;该触发器位于该机体内部且与该微控制器电性连接,当该二接触件位于第二位置时,该触发器被启动,使得该微控制器发出一指令控制该移动终端停止移动,且该二接触件的通电部被加上电流。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通过将导电接触用的接触件设计为可移动结构,降低与移动终端直接碰撞而造成的衍生损害并可确保良好的接触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具有主动式光学导引机制及触电保护的终端充电座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终端充电座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终端充电座的内部结构分解图;
图4是图1中终端充电座的应用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终端充电座的电性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6-6方向的剖视图,揭示接触件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
图7是图1中的7-7方向的剖视图,揭示接触件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
图8与图6类似,揭示接触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9与图7类似,揭示接触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00-终端充电座; 10-机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进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先进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83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