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处理膜组件中束式膜丝的打压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7166.5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8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陈亦力;黄庆峰;刘德祥;任海勇;彭兴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碧水源膜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5/10 | 分类号: | B01D65/10;B01D61/20;B01D61/14;G01M3/06;C02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3018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处理 组件 中束式膜丝 打压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水处理膜组件中束式膜丝的打压检测装置,所述打压检测装置针对浇注前的膜丝束(1)进行打压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压缩空气管道(2);可折叠连接器(4);水槽;
其中,所述压缩空气管道(2)直径、压紧的膜丝束(1)直径相同;
所述可折叠连接器(4)用于以包裹的方式固定、挤压并密封膜丝束(1);
所述压缩空气管道(2)用于通过可折叠连接器向膜丝束(1)内部充入预设压力的气体;所述气体为空气;所述预设压力为0.1MPa~0.9MPa;同时,膜丝内腔末端的压力达到0.1MPa~0.15MPa;
所述水槽用于对充有压力气体的膜丝束(1)进行质量检测;
所述可折叠连接器(4)包括:铰接紧固件(41);固定件(42);外壳(43);密封圈(44);销轴(45);合页(46);其中,
所述外壳(43)由两部分组成,通过合页(46)铰链将外壳(43)的两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外壳,并通过销轴(45)自由开合;当所述外壳处于合上状态时,由所述铰接紧固件(41)与固定件(42)连接,通过铰接紧固件(41)旋紧固定;
所述密封圈(44)用于密封、缓冲及保护所述膜丝束(1),位于外壳(43)内部、膜丝束(1)与外壳(43)之间,所述密封圈(44)闭合线与外壳(43)的闭合线错开;
所述铰接紧固件(41)及固定件(42)分别固定在外壳(43)开口处的两边,用于连接及压紧外壳(43);
所述铰接紧固件(41)由底座(411)、销钉(412)、调节件(413)、丝杆(414)组成;其中,
所述底座(411)固定在外壳(43)上;
所述调节件(413)通过在丝杆(414)上的旋转,实现夹紧或松开;所述调节件(413)同丝杆(414)一起通过销钉(412),在与销钉(412)轴心垂直方向自由转动;
所述固定件(42)由底座和卡槽(422)组成;其中,
所述底座固定在外壳(43)上;
所述卡槽(422)设置在底座中间,宽度与丝杆(414)的外径相适应,用于固定丝杆(4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连接器(4)以包裹的方式固定、挤压并密封膜丝束(1),进一步为:
将所述膜丝束弯折,使膜丝束的两端合并在一起,并同时由可折叠连接器(4)进行固定;
或,
所述装置还包括:堵头(3);
所述膜丝束(1)的两端是分开的;
所述可折叠连接器(4)为两个,第一可折叠连接器以包裹的方式固定并密封膜丝束(1)的一端;所述堵头(3)密封第一可折叠连接器未与膜丝束相连的另一端;第二可折叠连接器以包裹的方式固定并密封膜丝束(1)的另一端,同时所述压缩空气管道(2)与第二可折叠连接器的另一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44)的密封面为斜面,密封圈(44)截面展开形状为两个可组成一个完整圆形的可开合弧形;两个弧形的连接部分在打开时形成一个外凹形,凹入部分与外壳(43)固定,两个弧形各自还有一个自由端,用于合上状态下包裹膜丝束(1)并防止挤住膜丝束(1),形成完整的密封圈(4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44)的材质为弹性好、对膜丝友好、且耐有机溶剂腐蚀的材料。
5.一种水处理膜组件中束式膜丝的打压检测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水处理膜组件中束式膜丝的打压检测装置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可折叠连接器(4)打开,以包裹的方式固定、挤压并密封膜丝束(1);
S2,压缩空气管道(2)用于通过可折叠连接器向膜丝束(1)内部充入预设压力的气体;所述气体为空气;所述预设压力为0.1MPa~0.9MPa;同时,膜丝内腔末端的压力达到0.1MPa~0.15MPa;
S3,所述用于对充有压力气体的膜丝束(1)放入水槽,进行质量检测;当膜丝束上有气泡冒出时,膜丝束中有膜丝质量不过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碧水源膜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碧水源膜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716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水力配药膜清洗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光催化中空纤维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