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警灯、摩托车尾箱及摩托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5706.6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4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龙;林目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6/26 | 分类号: | B62J6/26;B62J6/04;B62J9/23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52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警灯 摩托 车尾 摩托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警灯、摩托车尾箱及摩托车,该警灯,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包括第一配合端体及贯穿所述安装板的过线孔;所述第一配合端体包括容纳槽及第一连接部,所述容纳槽的底壁设有与所述过线孔相通的第一进出口、及卡线部,所述容纳槽的侧壁设有过线槽;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外壁,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第一爆闪灯,所述第一爆闪灯的线路穿过所述过线槽、通过卡线部设置于容纳槽内,并经所述第一进出口、穿过所述过线孔与外部线路电连接;及盖板,所述盖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封闭所述容纳槽。该警灯、摩托车尾箱及摩托车,便于安装,整体外观更加美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警灯、摩托车尾箱及摩托车。
背景技术
警灯常用于特种车辆,如公安车辆、消防车辆、救护车辆、救险车辆等。目前安装在摩托车或自行车上的警灯,主要为立柱式警灯,通过在车架后部(通常是后乘员位置的后方)的一侧或者两侧设置专门的安装支撑杆,警灯固设于该安装支撑杆顶端;现有的立柱式警灯需要专门在车架上固设安装支撑杆,并通过外露的零件(螺栓)或者联接结构(焊接)来固定安装支撑杆,安装比较占用空间,影响骑乘的便利性;警灯的电源线从车架穿过安装支撑杆然后接入警灯的爆闪灯,电源线难免不暴露在外,容易引起磨损、导体暴露等情况,不但外观性较差且存在安全隐患;采用立柱式结构,强度和刚度相对较弱,如遇车辆侧翻等情况,极易引起变形,甚至损坏警灯。因此,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警灯、摩托车尾箱及摩托车,便于安装,整体外观更加美观。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警灯,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包括第一配合端体及贯穿所述安装板的过线孔;所述第一配合端体包括容纳槽及第一连接部,所述容纳槽的底壁设有与所述过线孔相通的第一进出口、及卡线部,所述容纳槽的侧壁设有过线槽;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外壁,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第一爆闪灯,所述第一爆闪灯的线路穿过所述过线槽、通过卡线部设置于容纳槽内,并经所述第一进出口、穿过所述过线孔与外部线路电连接;及盖板,所述盖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封闭所述容纳槽。
上述警灯使用时,可通过安装板安装在车尾箱上,使整车结构更加紧凑;同时通过在安装板的第一配合端体内设置容纳槽来放置第一爆闪灯的线路,第一爆闪灯的线路穿过所述过线槽、通过卡线部设置于容纳槽内,并经所述第一进出口、穿过所述过线孔与外部线路电连接,该安装板与盖板形成封闭的容纳槽形成线路保护腔;并将发光组件设置于安装板的外壁,便于根据需要设计成对应形状或外观的警灯。该警灯通过安装板安装在车尾箱上,使整车结构更加紧凑;同时利用安装板与发光组件的配合,使警灯的外观便于根据需要进行设计或者改变,满足整车的美观设计。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安装体及贯穿所述第一安装体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安装体靠近所述第一配合端体的端面设置。因而通过设置第一安装体及第一连接孔,便于实现盖板及发光组件与安装板可拆卸连接,安装便利、同时使警灯的整体结构更加合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还设有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一安装体与第一支撑体及容纳槽侧壁固定、并形成第二进出口,所述第一安装体设有与所述第二进出口同向的导入端。因而利用第一支撑体及容纳槽的侧壁来固定第一安装体,使第一安装体的更加牢靠,盖板及发光组件的安装更加稳定,进而使警灯的整体结构牢靠;第二进出口及导入端的设置,便于在第一安装体上安装螺母或其他连接配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至少为三个、且沿所述容纳槽的边缘间隔设置。因而使盖板及发光组件与安装板的连接位置至少有三个,且靠近容纳槽的边缘设置,使容纳槽内部空间更加充足,便于在容纳槽内安装电气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57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自动绒螯蟹包装机
- 下一篇:一种油品连续脱色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