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式起重机卷扬机构制动性能预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5003.3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5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根柱;赵忠阔;赵梅东;张兆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54 | 分类号: | B66D1/54;B66D5/00 |
代理公司: | 潍坊博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44 | 代理人: | 张丽丽 |
地址: | 25010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式 起重机 卷扬 机构 制动 性能 预警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式起重机卷扬机构制动性能预警系统,包括信号检测装置和报警电路,信号检测装置与报警电路电连接;信号检测装置包括多个安装在卷扬机卷筒一外端面上的检测柱,检测柱外侧的卷筒支架上安装有与检测柱匹配的接近开关;报警电路包括与接近开关串联的报警蜂鸣器,接近开关与电源之间串联有起升压力继电器和下降压力继电器,起升压力继电器与卷扬机控制油路的起升控制油路连接,下降压力继电器与卷扬机控制油路的下降控制油路连接;当制动系统出现异常时,卷筒转动,检测柱到达接近开关的感应距离后,接近开关将报警蜂鸣器与电源接通,进行报警;操作人员能够根据报警信息及时地对起重机进行检修,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式起重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式起重机卷扬机构制动性能的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电力、石化、钢铁、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作为工程机械主力军的起重机械的作用也是日益凸显。起重机械为满足不同的起重作业要求,在种类、结构、性能上不断的进行着完善、改进和优化的同时特别对起重机械的安全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了保证起重机械的安全可靠性,虽然起重机在设计上对各种工况、系统、机构上专门配置了防止误操作的安全装置加以着重保护,但由于制动系统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使用频率的增加、各零部件的磨损、疲劳以及保养检查调整不及时等因素造成的制动性能下降,加之制动系统存在故障隐患没有及早发现,卷扬机滚筒安装位置对操作人员来讲又是视野盲区,大吨位起重机吊钩或变幅滑轮组钢丝绳缠绕倍率较大,滑动初期不易察觉,时有起重卷扬机在无任何操控的情况下吊钩(或履带吊臂杆)和重物一同滑落并造成事故的情况。
起重机械卷扬机的安装位置不在操作人员的视线范围内,即使安装有监控设备的起重机,操作人员也只是观察卷筒的排绳情况,不会注意到卷扬机的制动性能发生的变化。
由于起重机械的制动形式多为常闭式,在非操作状态的制动是靠制动弹簧的压缩反作用力将制动片夹在制动轮上。使用一段时期后,如弹簧弹力下降,制动片磨损超标,检查调整不及时,就有可能造成制动力矩下降,制动片与制动盘(轮)之间的相互摩擦力减弱,发生相对滑动,随着制动弹簧力矩的释放,在滑动卷筒周长的1/4或1/2处即可停止转动,这就是制动性能下降的先兆。如不及时检修或调整,会发展到卷筒脱离制动片的束缚,在重物的作用下,快速自行旋转,形成失控状态,如在重力加速度的影响下超速下滑,轻者损毁电动机或液压马达,重者会造成整机毁坏或人身伤亡事故。
又由于大型起重机械的钢丝绳缠绕倍率较大,如发生轻微自行滑落,反映到起升或变幅滑轮组的变化甚微,不易察觉,当感觉到异常时,也就为时已晚,已形成自由落钩,无补救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时检测起重机卷扬机构制动故障的液压式起重机卷扬机构制动性能预警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液压式起重机卷扬机构制动性能预警系统,包括安装于卷扬机上的信号检测装置和与卷扬机控制油路连接的报警电路,所述信号检测装置与所述报警电路电连接;
所述信号检测装置包括多个安装在卷扬机卷筒一外端面上的检测柱,所述检测柱周向分布在所述卷筒的外端面上,所述检测柱外侧的卷筒支架上安装有与所述检测柱匹配的接近开关;
所述报警电路包括与所述接近开关串联的报警蜂鸣器,所述接近开关与电源之间串联有起升压力继电器和下降压力继电器,所述起升压力继电器与所述卷扬机控制油路的起升控制油路连接,所述下降压力继电器与所述卷扬机控制油路的下降控制油路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检测柱均匀地周向分布在所述卷筒的外端面上,所有所述检测柱与所述卷筒转动中心的垂直距离相等,并且所述检测柱与所述卷筒转动中心的垂直距离和所述接近开关与所述卷筒转动中心的垂直距离相等,所述接近开关与所述检测柱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接近开关的感应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50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丢监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复合纳米结构光阳极的太阳能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