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3769.8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7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熊善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善贤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B79/02;A01C2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3 | 代理人: | 彭正贤 |
地址: | 413400 湖南省益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追肥 茶树 种植带 种植 茶园 茶叶 成排种植 观光旅游 管理方便 营养成份 营养吸收 园间管理 植株 波浪型 采光 保水 波沟 定植 减小 条沟 窝穴 修剪 成活率 改造 美观 观赏 补充 吸收 开发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改造;2)开波沟待植;3)定植;4)波窝追肥;5)修剪;6)其它园间管理。本发明通过合理的改造茶园,采用波形条沟的形式进行茶树的种植,不仅可以有利于茶树全面吸收园中营养成份,相比于现有成排种植的方式更利于采光和保水,而且波浪型的种植带使茶园整体美观,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可开发衍生产业比如观光旅游等。本发明结合波形种植带,后期追肥采用窝穴集中追肥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植株的营养吸收和补充,而且减小了追肥的劳动强度,更利于生产。本发明方法科学、合理,操作简单、易学,种植的茶树成活率高,产量高,管理方便、省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领域,特别指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历史在我国悠远流长,字唐代开元以来,中国“茶道”盛行,饮茶成为一种文化,风靡朝野,宋代承接唐代饮茶之风,饮茶文化日益普及。经过现代医学的研究也确实证明,茶叶内含有的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对人体的生理、药理功效。中国是世界上茶叶种植和消费大国,茶叶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类作物,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茶叶的广泛大量种植,带动了茶农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茶叶出产地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动。
茶叶种植是一个完整的种植过程,是茶叶产出的前提,种好茶树,才能有茶叶可以采集。茶叶种植是由茶农运用特定的茶叶栽培技术,在一系列生态自然因素,如光照、水分、热量以及土壤条件等的综合作用下产出鲜嫩的茶叶。茶树是最容易受品种、天气、土壤,以及栽培管理条件影响的,所以,每年每季茶农采制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有经验的茶农都是根据当年具体的情况进行安排的。但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总体上讲是从南面向北面逐渐推迟的,南北差异可多达3-4 个月。此外,即便是在同一个茶区,甚至同一个茶园中,年与年之间,也可能由于因气候、水分、管理等因素的影响,相差 5-20天。现在,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茶叶目前种植模式,产业结构严重影响了茶叶经济的发展,积极利用科学的茶叶培育技术,对促进茶业经济发展有很大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科学、高效的茶叶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改造:选择坡度在25度以下,海拔不超过500米,腐殖质含量较高、土层肥厚的微酸沙质土壤为茶园;先对全园进行深垦晒园2-3天,复垦时加入基肥深垦2-3遍,然后起陇、留沟,陇高35-50 厘米,陇宽1.5-4米,沟宽50-80厘米,再将园间的草叶覆盖在陇面并浇透水稳定土壤促进茶园土地活性。
2、开波沟待植:待陇面草叶腐烂之后进行陇面浅垦,然后开波形条沟;沟深20-25厘米,在沟内均洒一层5-10厘米的草木灰做沟肥,待定植。
3、定植:按株距40-50厘米将选好的茶树苗依次放入条沟中,培土至高出陇面6-10厘米,再将条沟位置浇透水一次水;以后每隔2-3天对条沟全沟浇透一次水,并在茶苗定植后加盖遮阴网,待茶苗存活后去网。
4、波窝追肥:在茶树生长期的冬季和夏季各追肥一次,在茶树成年期茶叶采摘后各追肥一次;追肥采用在波形条沟的波窝处开追肥穴施肥,施肥覆土后每周对穴肥处浇透一次水润肥。
5、修剪:茶树生长期在春末夏初进行一次树型修剪,主要为主干确定、抹蕾工作以及整形修剪;成年茶树在每年茶叶采摘后5-10天进行一次树型修剪,主要是将树冠修剪成半球状,茶树定高于60-80厘米。
6、其它园间管理:在茶树生长期和生产期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和保水防旱,并及时进行茶叶的采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发酵而成:人畜粪便50-60份、豆粕25-30份、河泥20-30份、秸秆15-20份、虾蟹壳10-12份;每亩施用800-1000公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善贤,未经熊善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37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多种宽度地垄的小麦种植覆膜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茶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