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第三方监管的分账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2742.7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7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谢奉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奉见 |
主分类号: | G06Q20/02 | 分类号: | G06Q20/02;G06Q2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第三 监管 分账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支付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第三方监管的分账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现金支付经常遇到找零的情况,影响收银速度,常常需要顾客排队支付,降低了顾客消费的支付体验。通过POS机刷卡支付,商家需要付出较高的费率,提高了商家的运营成本。在这种背景下,移动支付得到快速发展,市场上主流的扫码支付有微信、支付宝、QQ钱包、京东支付等,支持手机APP收款、PC端收款和固定二维码收款,不仅符合当前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还能够降低手续费支出成本。但是,需要商家逐一与各支付渠道商以及银行议价,并且多个支付系统之间的融合比较复杂。并且目前存在多种第三方平台,同一用户在多个第三方平台均注册有账户,而多个第三方平台注册账号资金的管理,需要单独管理,重复认证,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第三方监管的分账管理系统,对同一用户的多个账户统一管理。
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第三方监管的分账管理系统,作为多个第三方平台统一监管的纽带,用于监管同一用户在多个第三方平台的所有出入金,包括:API模块、聚合支付模块、交易处理模块、虚拟账户管理模块、和清算模块,所述API模块与若干个所述第三方平台连接,所述聚合支付模块与支付渠道连接,所述聚合支付模块与所述交易处理模块连接,所述交易处理模块与所述虚拟账户管理模块连接,所述清算模块与银行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API模块通过标准API接口与多个所述第三方平台直接对接,获取多个所述第三方平台上的客户平台账户和商户平台账户的实名认证信息。
作为优选,所述实名认证信息包括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
作为优选,所述支付渠道包括但不限于:手机或平板电脑支付、web浏览器支付及POS机支付。
作为优选,手机或平板电脑支付包括但不限于: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百度钱包支付、苹果支付。
作为优选,web浏览器支付为个人网银或企业网银支付,
作为优选,所述POS机支付只支持线下支付,所述手机或平板电脑支付即支持线下支付又支持线上支付,所述web浏览器支付只支持线上支付。
作为优选,所述虚拟账户管理模块分别为所述第三方平台的客户平台账户和商户平台账户分配虚拟账户,设立客户虚拟账户和商户虚拟账户,所述客户虚拟账户和商户虚拟账户只与所述实名认证信息对应,并且一个实名认证信息只开设一个客户虚拟账户或商户虚拟账户,并为所述第三方平台设立平台担保虚拟账户。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第三方监管的分账管理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由本系统统一监管多个第三方平台,用户在多个第三方平台注册的账户统一由本系统管理,不用重复认证,用户充值或体现的落地银行可自由选择,不局限于某家银行,填补平台小型商户分账市场空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分账管理系统的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分账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提供的一种基于第三方监管的分账管理系统,作为多个第三方平台统一监管的纽带,用于监管同一用户在多个第三方平台的所有出入金,其包括:API模块、聚合支付模块、交易处理模块、虚拟账户管理模块、和清算模块,所述API模块与若干个所述第三方平台连接,所述聚合支付模块与支付渠道连接,所述聚合支付模块与所述交易处理模块连接,所述交易处理模块与所述虚拟账户管理模块连接,所述清算模块与银行连接。
客户和商户在第三方平台上分别实名注册客户平台账户和商户平台账户,API模块通过标准API接口与第三方平台直接对接,获取客户和商户的账户信息,账户信息指用户自定义的用户名以及实名认证时填写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用户名由一定数目的字母、数字或汉字等组合成的字符,例如,“abc123”等,当针对不同的第三方平台,同一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可能会对应不同的用户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奉见,未经谢奉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27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