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备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2454.1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6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于游洋;李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26 | 分类号: | H04W8/26;H04W12/06;H04W28/24;H04W48/08;H04L29/12;H04L29/06;H04B7/155;H04W6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接入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设备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能够使得远端设备通过中继设备接入网络。方法包括:移动管理实体获取远端设备的标识和中继设备的标识;移动管理实体根据该远端设备的标识和该中继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个,确定允许该远端设备通过该中继设备接入网络;移动管理实体通过该中继设备向该远端设备发送注册成功消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设备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无线宽带技术的挑战,保持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网络的领先优势,3GPP标准组在2016年底制定了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next generation system)网络架构,称为第五代(5rdgeneration,5G)网络架构。该架构不但支持3GPP标准组定义的无线技术接入5G核心网络(5G core network),而且支持非3GPP(non-3GPP)接入技术接入5G核心网络,比如支持固网接入5G核心网络。
同时,标准中讨论,后续5G网络除了支持移动运营商的移动设备以外,还需要支持固网设备,如家庭网关客户端设备(customerpremise equipment,CPE)或者居民网关(residential gateway)等。并且,后续移动设备可以通过固网设备接入5G网络。
然而,远端设备如何通过中继设备接入网络,目前并没有相关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设备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能够使得远端设备通过中继设备接入网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接入方法,该方法包括:移动管理实体获取远端设备的标识和中继设备的标识;移动管理实体根据该远端设备的标识和该中继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个,确定允许该远端设备通过该中继设备接入网络;移动管理实体通过该中继设备向该远端设备发送注册成功消息。由于移动管理实体可以获取远端设备的标识和中继设备的标识,也就是说,移动管理实体可以识别远端设备和中继设备,进而可以根据远端设备的标识和中继设备的标识中的至少一个,确定允许远端设备通过中继设备接入网络。因此,基于该方案,可以实现远端设备通过中继设备接入网络的目的。
可选的,中继设备的标识例如可以包括中继设备的永久标识,或者中继设备的临时标识,或者中继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或者中继设备的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P地址,或者中继设备的线路标识,或者AGF实体为中继设备分配的第二N2接口临时标识,或者AMF实体为中继设备分配的第四N2接口临时标识,或者用户名,或者其他类型的设备标识中的至少一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网络侧可以基于上述中继设备的标识识别中继设备。
可选的,远端设备的标识可以包括远端设备的永久标识,或者远端设备的临时标识、或者远端设备的MAC地址,或者远端设备的IP地址中的至少一个。远端设备的永久标识例如可以是远端设备的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远端设备的临时标识比如可以是网络侧为远端设备分配的全球唯一临时标识GUTI,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移动管理实体获取远端设备的标识和中继设备的标识,包括:移动管理实体接收来自该远端设备的第一注册请求消息,该第一注册请求消息包括该远端设备的标识和该中继设备的标识。
或者,可选的,移动管理实体获取远端设备的标识和中继设备的标识,包括:移动管理实体接收来自接入网关功能实体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该中继设备的标识和第二注册请求消息,该第二注册请求消息包括该远端设备的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24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