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环强磁选机聚磁介质盒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2255.0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5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白江虎;刘显峰;李具仓;任娟红;马艳丽;张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峪关天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9/16 | 分类号: | B22D19/16;B03C1/031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陈超 |
地址: | 7351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环强 磁选 机聚磁 介质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立环强磁选机聚磁介质盒的加工方法,该聚磁介质盒由两个以上子介质盒组成,子介质盒由吊耳、带吊耳面板、无吊耳面板以及聚磁介质丝组成,特点是把上千条聚磁介质丝通过铸造的方式与吊耳面板及无吊耳面板固定在一起。本发明方法改善了提高了立环强磁选机聚磁介质盒的加工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面板的耐腐蚀性能,提高强磁选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选矿机械设备领域,涉及到一种立环强磁选机上的聚磁介质盒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开发,高品位矿和易选铁矿石资源越来越少,钢铁行业越来越重视赤铁矿、褐铁矿和菱铁矿为主的弱磁难选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强磁选技术成为处理弱磁性微细粒矿物的有效手段,聚磁介质是强磁选机的关键组成部分,对细粒级弱磁性矿分选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
目前,选矿领域立环强磁选机所使用的聚磁介质盒,磁场梯度大,捕收效果好,其构造如图1所示,主要是由两到三个子介质盒焊接而成,子介质盒是由两个不导磁金属面板面板中间上千条圆柱形导磁介质丝焊接而成,加工工艺为:子介质盒是由两个不导磁面板经磨床磨平后进钻床钻孔,在孔上进行人工穿圆柱形导磁介质丝,穿丝后利用手工电弧焊方法在将介质丝焊在不导磁金属面板,再将子介质盒的面板进行焊接制备成介质盒。介质盒的这种加工工艺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钻孔时间长,加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工艺复杂,成本高;另一方面,介质盒由于经过两次焊接,焊接变形大,内应力大,介质丝与面板间的熔合区晶粒急剧长大,造成塑性韧性以及耐腐蚀性大幅度降低,降低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立环强磁选机聚磁介质盒的加工方法,以便于改善立环强磁选机现有聚磁介质盒的加工效率低,降低劳动强度,改善介质丝与面板间的塑性韧性以及耐腐蚀性能;提高强磁选机的使用寿命。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环强磁选机聚磁介质盒的制作方法,该聚磁介质盒由两个以上子介质盒组成,所述的子介质盒由吊耳、带吊耳面板、无吊耳面板以及聚磁介质丝组成,其制作过程为:1)根据子介质盒的规格大小先制造模具,模具分为上模具、下模具,制作带吊耳面板(2)的模具还要加设吊耳制作模块区,上模具有穿孔、下模具有矩形槽,上模具的长宽大于矩形槽的长宽;2)将聚磁介质丝按排布要求从上模具上的穿孔穿过并伸出一截,上下两个模具扣合,聚磁介质丝伸出的一截进入下模具的矩形槽,上模具的穿孔与聚磁介质丝间有空隙,用湿的型砂把这些空隙进行填充并压实;3)稳定好穿了聚磁介质丝的模具,压紧上模具并在下模具的冒口进行压力铸造,脱模,铸出一个面板,铸造所用的材料为熔点在500℃-850℃的低熔点非导磁金属材料;4)将铸造好的一个面板旋转180℃后,聚磁介质丝另一头伸出上模具的穿孔一截,伸出的的一段进入上模具的矩形槽中,上模具的穿孔与聚磁介质丝间有空隙,用湿的型砂把这些空隙进行填充并压实,压紧上模具并在下模具冒口进行压力铸造,脱模,铸出另一个面板,铸造所用的材料为熔点在500℃-850℃的低熔点非导磁金属材料;5)将铸造好的子介质盒面板进行切边,打磨处理;7)将切边后的子介质盒的无吊耳一侧的面板凃上高分子阻尼粘结剂与另一个子介质盒进行热压粘结,粘接后即形成立环强磁选机聚磁介质盒。
优选的是:聚磁介质丝是直径2-4mm的圆柱形截面超纯铁素体不锈钢;
优选的是:聚磁介质丝是“叶片状”截面,“叶片状”即由两段对称的圆弧边和两个直角边组组成,圆弧边的弧度为90度,弧内与弧内相对,圆弧边相邻的两个末端引切线相交形成两个直角边组。
优选的是: 500℃-850℃的低熔点非导磁金属材料是ZL101铝合金或ZL104铝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峪关天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嘉峪关天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22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