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观检测设备及其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1976.X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9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饶桥兵;任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观检测设备 运输轨道 待检区 服务终端 视觉装置 检验 外观检测系统 产品检验 产品外观 外观检测 电连接 误判率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产品检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及其系统和方法。该外观检测设备包括待检区、运输轨道、检验完成区和视觉装置;所述待检区用于放置物料;所述运输轨道用于输送所述待检区的物料至所述检验完成区;所述视觉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运输轨道上的物料。该外观检测系统包括服务终端和外观检测设备;所述服务终端与所述外观检测设备电连接。该外观检测方法适用于所述外观检测设备。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外观检测设备及其系统和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品外观的误判率高、检验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检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及其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外观检测均使用人工作业,其检测难度大,需要大量品质检验人员才能完成良品的出厂率。检测过程中,检测者主要通过目测检验,且处于长时间的高亮度光线环境,会导致人眼疲劳,进而导致产品外观的误判率高、检验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外观检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品外观的误判率高、检验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外观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品外观的误判率高、检验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外观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品外观的误判率高、检验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外观检测设备,包括待检区、运输轨道、检验完成区和视觉装置;
所述待检区用于放置物料;
所述运输轨道用于输送所述待检区的物料至所述检验完成区;
所述视觉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运输轨道上的物料,以使合格物料通过所述运输轨道输送至所述检验完成区的成品区。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和报警装置;
所述视觉装置和所述报警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视觉装置的物料影像信息,并依据该影像信息对应控制所述报警装置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视觉装置包括视觉支架和至少一个摄像头;所述视觉支架与所述运输轨道的壳体连接;
所述视觉支架和/或所述运输轨道的壳体与所述摄像头连接;所述摄像头能够相对于所述运输轨道的壳体固定或者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视觉装置包括视觉箱体和至少一个光源;所述视觉支架、所述至少一个摄像头和所述至少一个光源设置在所述视觉箱体内;
所述视觉支架和/或所述运输轨道的壳体与所述光源连接;所述光源能够相对于所述运输轨道的壳体固定或者移动;
所述视觉箱体采用不透光材质。
进一步地,该设备包括与所述视觉箱体固定连接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控制装置发送的显示信息;
所述运输轨道的壳体包括第一运输壳体和第二运输壳体;所述运输轨道包括运输控制电机和多个运输辊;所述运输控制电机与所述运输轨道的壳体固定连接,并驱动至少一个所述运输辊滚动;所述第一运输壳体和所述第二运输壳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运输辊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运输壳体和所述第二运输壳体之间的间距可调。
进一步地,该设备包括待检物料升降台,所述待检物料升降台用于将所述待检区的物料运送至所述运输轨道;
所述设备包括存货升降台,所述存货升降台用于将所述运输轨道的物料运送至所述检验完成区。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包括与所述运输轨道的壳体连接的待检物料抓取装置;所述待检物料抓取装置用于抓取所述待检物料升降台的物料,并能够将该物料放置在所述运输轨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19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