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电厂数字化设计智能校审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1139.7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0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程月;文剑;陈超;相红阳;王梦怡;薛浩;刘晓伟;安军;胡商建;苑媛;贾荣;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113/14;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濮云杉;杨冬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厂 数字化 设计 智能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发电厂数字化设计智能校审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A.信息采集:将包括PID系统图和厂家资料的工程图纸扫描成图形映射图及数据文本文件;B.数据导入:提取被校审管道和支吊架的三维模型信息,将所提取的信息和步骤A生成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C1.设计规范校审;C2.PID系统图与三维模型拓扑关系校审;C3.三维模型与管道应力计算匹配校审;C4.厂家资料匹配校审;C5.三维支吊架模型与支吊架原始数据校审;C6.管道与支吊架碰撞检查校审;D.校审意见输出;E.生成校审文件。本发明能够将三维管道与支吊架的工程数据进行自动智能校审,大幅度提高了数字化设计效率和三维模型的校核效率,明显减少甚至杜绝了人为校审的疏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数据校审,具体的讲是发电厂数字化设计智能校审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PDMS(Plant Design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工厂三维布置设计管理软件,广泛用于电力行业的工程设计中,配管人员可以在该平台上建立详细的三维管道及设备模型,校审人员在设计完成后需要做大量的翻阅参考设计数据与核对工作,这样的人工操作大大降低了设计效率,而且工作繁琐且极易出错。
在传统校审阶段,在完成PID图(管路和仪表流程图)的绘制后,校审人员需要参照送审PID图纸、管道应力计算书、厂家资料、支吊架数据、建筑结构图纸、设计规程规范等,进行管道应力校核、管端推力校核、管材管件校核、碰撞检查等一系列核对工作,编写校审意见及建议。校审过程需要参考数据量大而且分布零散,校审人员需要从巨大的数据量中去翻阅查找有用信息,进行各个方面的校审工作,如此繁琐且复杂的工作量对校审人员的设计水平、细致程度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便如此,在校审过程中出现人为的遗漏或疏忽也是难以避免的,最终会导致设计图纸存在不合理,降低设计效率甚至可能造成建设工期的延误等。
在目前的数字化设计中,三维模型及设计数据是发电设计、施工及运维工作的根基,这要求设计的三维模型与用于施工的PID图纸之间必须严格保证一致,但由于设计过程中专业间及专业内的设计配合,管道及支吊架的三维模型必定是不断更新的,这给传统校审过程中带来了新难题,一方面增加了校审人员不断校核三维模型与PID图纸是否一致的重复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的滞后,校审人员很容易在校核过程中出现校核遗漏,降低设计效率甚至可能影响电厂后续的运维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电厂数字化设计智能校审的方法及系统,以提高三维模型的校核效率,减少人为的疏忽造成的校核疏漏。
本发明的发电厂数字化设计智能校审的方法,步骤包括:
A.信息采集:将至少包括二维的PID系统图和厂家资料的二维工程图纸扫描为电子化数据,并进行识别处理,生成图形映射图及数据文本文件;
B.数据导入:通过三维软件提取被校审管道和支吊架的三维模型信息,并将所提取的信息和步骤A生成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C1.设计规范校审:根据设计标准中的属性数据对步骤B导入的三维管道和支吊架的数据进行校审,如果所有数据均通过校审,系统记录校审通过结果;如果有数据未通过校审,系统记录未通过项并自动进行该数据的布置修改计算,并将修改后的数据在碰撞检查通过后记录修改意见;
C2.PID系统图与三维模型拓扑关系校审:将步骤A得到的图形映射图及数据文本文件与步骤B得到的管道的三维模型的拓扑关系进行对比;在所述对比之后系统自动记录两者的差异并生成关联有管道三维模型参考号的校审文件,由设计人员对校审文件里的内容进行判定修改方式,保证PID系统图与三维模型的拓扑关系完全一致;
C3.三维模型与管道应力计算匹配校审:对管道进行应力计算,生成与管道对应的应力输入文件和应力输出文件,将所述的应力输入文件和应力输出文件分别与步骤B得到的该管道应力数据进行对比,系统记录对比后的差异元件以及该差异元件分别在应力计算模型与管道三维模型中对应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1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