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用无铆钉蛇骨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9557.2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4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杨锦鹏;金付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成运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5 | 分类号: | A61B1/005;A61B1/0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锐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86 | 代理人: | 张骥 |
地址: | 20161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铆钉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创伤外科医学用于人体内部检查诊断与治疗的内窥镜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用无铆钉蛇骨组件。
背景技术
内窥镜在正常操作时,需要人为控制插入管先端部做角度弯转动作,控制先端部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弯转的部件为蛇骨组件。
现有的蛇骨组件由不锈钢管通过线切割或激光切割成多个单元体,多个单元体通过杆铆接的方式串联成一个组件,再经过铆接或焊接钢丝绳固定圈、抛光去毛刺等工艺完成成品的制作。其制作工艺复杂,制作工艺精度要求极高。因此,现有的弯曲蛇骨组件从原材料选取到加工完成,费时耗工,加工周期长、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窥镜用无铆钉蛇骨组件,它可以省去了铆钉连接结构,简化制作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内窥镜用无铆钉蛇骨组件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头端节1、后节4,头端节1与后节4之间设置有n组中间节;中间节由第一中间节2和第二中间节3组成;n个第一中间节2与第二中间节3在头端节1与后节4之间间隔设置;头端节1与第一中间节2、第一中间节2与第二中间节3、第二中间节3与后节4之间分别通过两个卡环铰链结构的连接副实现连接;所述连接副的一侧形成第一切角α,连接副的另一侧形成第二切角b;所述连接副由连接槽6和与连接槽6相配合的连接耳7组成;其中一零件的连接耳7能够相对于与之连接的零件的连接槽6旋转;同一零件的两个连接耳7形成回转中心,从而使蛇骨组件发生弯曲。
所述第一切角α为每节的上弯曲角度,整根蛇骨的上弯曲角度为(2n+1)×α。
所述第二切角b为每节的下弯曲角度,整根蛇骨的下弯曲角度为(2n+1)×b。
所述连接槽6的直径略大于连接耳7,以使连接槽6与连接耳7之间形成活动间隙。
所述两个连接副沿周向均布,以使两个连接副之间成180°角。
所述头端节1的连接端形成有两个连接槽6,连接槽6两侧的连接端面形成有斜面。
所述后节4的连接端形成有两个连接耳7,连接耳7两侧的连接端面形成有斜面。
所述第一中间节2的一端形成有两个连接耳7,另一端形成有两个连接槽6;连接槽6和连接耳7沿周向对应设置;连接耳7两侧的连接端面形成有斜面,连接槽6两侧的连接端面形成有斜面。
所述第二中间节3的内侧嵌设有两个用于固定牵引钢丝的穿绳钢管5;两个穿绳钢管5与连接槽6或连接耳7沿周向交错设置。
所述穿绳钢管5通过激光焊接固定于第二中间节3的内侧。
所述头端节1、后节4、第一中间节2、第二中间节3的截面为圆形。
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卡环铰链结构的连接副实现相邻零件之间的连接,且连接副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切角,即保证了蛇骨能够灵活转动,也保证了卡环铰链各单元不会散落,从而省去了铆钉结构,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下说明仅是示意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所述原理可按多种方式应用,以实现许多不同的可替代实施方式。这些说明仅用于示出本发明的教导内容的一般原理,不意味着限制在此所公开的发明构思。
结合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上文的总体说明和下列附图的详细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内窥镜用无铆钉蛇骨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中间节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上弯曲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下弯曲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中间节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中间节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中间节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为头端节, 2为第一中间节,
3为第二中间节, 4为后节,
5为穿绳钢管, 6为连接槽,
7为连接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成运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成运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95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