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雾霾致呼吸道损伤诱发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7688.7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8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史锁芳;刘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雾霾致 呼吸道 损伤 诱发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雾霾致呼吸道损伤诱发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雾霾致呼吸道损伤诱发症的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冬瓜仁5~30份、生薏仁6~30份、桃仁3~15份、芦根6~30份、法半夏5~15份、陈皮3~12份、炙甘草3~12份、制皂角3~10份、桑皮6~15份、杏仁5~12份、瓜蒌皮5~18份、桔梗3~9份、黄芪6~30份和白术6~15份。具有健脾化痰、祛瘀解毒、润肺利咽的功效,本方补而兼疏,固表不留邪,化痰祛瘀解毒,护肺不伤正,肺脾同治,金土相生,正本清源,标本兼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雾霾致呼吸道损伤诱发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雾霾微小颗粒PM2.5是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颗粒物,最主要来源是煤炭燃烧、机动车尾气、烟草烟雾、建筑粉尘、施工扬尘等,其特征是体积小、重量轻,在大气中滞留时间长,可携带有毒有害污染物远距离传输,可直接通过呼吸由鼻咽上呼吸道吸入进入下呼吸道直至肺泡并沉积,干扰肺脏的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并可通过肺泡吸收入血引起氧化应激促使炎性反应,影响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及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有害成份可随循环系统对人体多脏器产生损伤,对多种疾病发病率、住院率、病死率存在明显影响。因此,雾霾PM2.5不仅对肺脏有损伤(包括炎性损伤、氧化损伤和致癌毒性等),还可导致循环系统病变,产生多种疾病。因此,雾霾损伤已经是当今社会的公共危害。
目前国内关于使用药物保护人体免于雾霾(PM2.5)侵害的研究尚不多见。现在上市的金荞麦片、“吉诺通”(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痰热清、氨嗅索、沐舒坦等,作用单一,对雾霾尚无肯定疗效;市场上用于对抗雾霾、保护人体的产品较为少见,多以空气质量监测、空气净化器、过滤口罩等技术、产品为主。尽管市场上具备止咳化痰功效的药品繁多,但真正具有提升人体清除功能、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对抗雾霾损伤的产品尚未见到。因此,目前中医疗法仍缺乏防治本病的有效方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雾霾致呼吸道损伤诱发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有疗效好、无副作用等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雾霾致呼吸道损伤诱发症的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冬瓜仁5~30份、生薏仁6~30份、桃仁3~15份、芦根6~30份、法半夏5~15份、陈皮3~12份、炙甘草3~12份、制皂角3~10份、桑皮6~15份、杏仁5~12份、瓜蒌皮5~18份、桔梗3~9份、黄芪6~30份和白术6~15份。
优选的,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冬瓜仁10~20份、生薏仁11~21份、桃仁5~12份、芦根10~22份、法半夏8~12份、陈皮6~9份、炙甘草6~9份、制皂角6~8份、桑皮8~11份、杏仁8~10份、瓜蒌皮10~13份、桔梗5~8份、黄芪10~20份和白术8~12份。
优选的,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冬瓜仁15份、生薏仁16份、桃仁8份、芦根18份、法半夏10份、陈皮8份、炙甘草7份、制皂角7份、桑皮9份、杏仁9份、瓜蒌皮11份、桔梗7份、黄芪15份和白术10份。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与水混合,浸泡10~60min,得到浸泡液;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浸泡液进行煎煮0.5~3h,固液分离,收集合并液相;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液相进行减压浓缩,得到中药组合物。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原料与水的质量比为1:5~15。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浸泡的时间为10~60min,25~27浸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医院,未经江苏省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76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