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灶具的集热罩及应用有该集热罩的燃烧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7464.6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6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邵海忠;吴丽波;谢鹏琰;郑军妹;茅忠群;诸永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6;F24C1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景丰强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灶具 集热罩 应用 燃烧 | ||
一种燃气灶具的集热罩,包括罩体(1)及设于罩体(1)下端的垫块(4),前述的罩体(1)呈倒圆锥台筒形,中部形成供炉头或燃烧器设置的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1)开设有二次空气补给孔(11),前述的二次空气补给孔(11)内设有一挡板(3),该挡板(3)凸起于罩体(1)内侧面并与二次空气补给孔(11)内沿之间具有供二次空气进入的间隙。二次空气补给孔的设计,可以在燃烧过程中二次空气的及时补给,实现低烟气的目的;挡板凸起于罩体内表面,对二次空气补给量没有多大影响,同时又具有定向分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热罩,应用于灶具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燃烧器。
背景技术
为提高热效率,减少能量浪费,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很多集热罩、聚能罩或聚热罩的设计。集热罩为了能尽可能聚集燃烧热量,减小了对外的热量损失,一般的设计结构大多是采用密闭式,即保证热量尽可能不要对外损失,如专利号为201120499069.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带集热罩的红外燃烧灶》(授权公告号为CN202452547U);又如申请号为201110146286.0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高效节能燃气聚热罩及其制作方法》(申请公布号为CN102788376A);专利号为201420630319.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方便拆卸的带集热罩的炉架组件》(授权公告号为CN204285553U)。
上述结构为封闭式结构,导致二次空气补给不足,燃烧欠充分,产生大量烟气,而低烟气和热效率一样家用燃气灶具关注的两个很重要的性能参数。一个需要结构封闭,一个需要结构开放,这就形成了矛盾,因此,现有的设计在热效率和低烟气在集热罩上要同时实现满足往往有较大困难。
如何优化设计,研究一款集热罩,能集高效率和低烟气优点为一体,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奋斗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高热效率兼顾低烟气的燃气灶具的集热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高热效率兼顾低烟气的燃烧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气灶具的集热罩,包括罩体及设于罩体下端的垫块,前述的罩体呈倒圆锥台筒形,中部形成供炉头或燃烧器设置的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开设有二次空气补给孔,前述的二次空气补给孔内设有一挡板,该挡板凸起于罩体内侧面并与二次空气补给孔内沿之间具有供二次空气进入的间隙。
所述二次空气补给孔自上而下至少开设有两排,并且,两排二次空气补给孔上下错开布置。二次空气补给更加充分。
所述的挡板上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也可以提供二次空气的补入。
进一步,所述二次空气补给孔为方形、半圆形或圆形,所述述的挡板呈方形、半圆形或圆形,所述挡板的根部与二次空气补给孔的内侧连接为一体。
所述罩体上端的圆周方向至少设有三个锅支脚,并且,所述罩体位于锅支脚的正下方开设有二次空气补给孔。在锅支脚的正下方均有二次空气补给孔的存在,使锅支脚处也有二次空气的补给,解决了外环火盖的外火孔避让锅支架的问题,使正对锅支脚的外火孔处也可以出火;燃烧更加均匀充分。
所述挡板的两侧均设有连接片,该连接片与二次空气补给孔的内沿连接。
所述锅支脚为四个,均匀布置于罩体上。
一种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和集热罩,前述的燃烧器本体设于集热罩内。
所述燃烧器本体上具有外环火盖,该外环火盖外圈均匀布置有外火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74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