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叠印、清净、环保型轴承磨削专用油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6711.0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7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俞威;阿部聪;林丽静;袁寅力;李思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尤希路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启东尤希路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40/02;C10N40/22;C10N30/04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264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印 清净 环保 轴承 磨削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磨削专用油。
背景技术
轴承磨削油主要应用于轴承的超精细磨削(二次成形磨削)加工工艺,起润滑、冷却、防锈和清洗作用,以使轴承获得更高的精密度和更好的光洁度。
轴承叠印是目前国内轴承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超精磨用砂轮一般都是含硫的CBN砂轮,其中的活性硫元素会不断渗到超精油中,导致油品活性上升。加之轴承超精磨后,不可避免会紧挨在一起,挨在一起的端面会产生无法擦拭的黑色叠印,最终会导致轴承振动和噪声性能增大。
目前市场上的轴承磨削油对轴承叠印的抑制无显著效果,企业一般采用隔开摆放来控制叠印产生,直接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且磨削油配方中普遍含有芳烃、氯化石蜡等影响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加工过程中还存在油品脏、轴承不易清洗等弊端,已无法满足高端客户不断提升的轴承加工工艺要求和人们日益关注的环境友好要求。
为克服叠印缺陷,更好地满足高端客户的使用需求,通过在润滑剂选择以及铜片腐蚀控制方面进行不断试验,研究开发出“抗叠印、清净、环保型轴承磨削专用油”。同时由于本产品不含对人体有害有毒物质,对保护人身健康和环境安全、实现化学品绿色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良抗叠印效果的抗叠印、清净、环保型轴承磨削专用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抗叠印、清净、环保型轴承磨削专用油,其特征是: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无味煤油 65~80%
10#白油8~15%
油溶性苯并三氮唑 0.1~0.3%
硫化烯烃 2~5%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 0.5~1.5%
油酸 0.5~1.5%
油酸甲酯 4~9%
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 1~3%
2、6-二叔丁基对甲酚 0.2~0.6%
噻二唑 0.1~0.3%;
各组分用量之和为100%。
所述的抗叠印、清净、环保型轴承磨削专用油,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无味煤油 74.2%
10#白油12%
油溶性苯并三氮唑 0.2%
硫化烯烃 3%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 1%
油酸 1%
油酸甲酯 6%
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 2%
2、6-二叔丁基对甲酚 0.4%
噻二唑 0.2%。
本发明选用非活性硫化烯烃作为润滑添加剂,油溶性苯并三氮唑作为金属缓蚀剂,噻二唑作为金属减活剂,有效抑制了硫的活性、降低轴承新加工面活性,从而抑制叠印产生。在50℃、潮湿环境下,24h叠印试验,铸铁单片、叠片均无叠印。
选用清洗性能优良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新型表面活性剂和无味煤油复配,可以显著提升铁粉沉降性,保持油品清净,降低铁粉引起的加工面二次划伤风险。在具塞量筒中加入80mL油品,同时加入0.8mg铁粉,摇匀后静置,5min内铁粉可完全沉至量筒底部,且液面无残留、无挂壁。
不含有影响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急性经口毒性LD50≥5000mg/kg,急性吸入毒性LC50≥5000mg/m3,无呼吸道粘膜刺激(0级),对人体和环境友好。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抗叠印、清净、环保型轴承磨削专用油,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成分混合搅拌制成:
无味煤油 74.2%
10#白油12%
油溶性苯并三氮唑 0.2%
硫化烯烃 3%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 1%
油酸 1%
油酸甲酯 6%
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 2%
2、6-二叔丁基对甲酚 0.4%
噻二唑 0.2%。
实施例2:
一种抗叠印、清净、环保型轴承磨削专用油,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成分混合搅拌制成:
无味煤油65~80%(例65%、75%、80%)
10#白油 8~15%(例8%、12%、15%)
油溶性苯并三氮唑0.1~0.3%(例0.1%、0.2%、0.3%)
硫化烯烃2~5%(例2%、3%、5%)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0.5~1.5%(例0.5%、1%、1.5%)
油酸0.5~1.5%(例0.5%、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尤希路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启东尤希路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尤希路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启东尤希路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67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白色超高温导电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