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电灯的密封结构、及具备其的放电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6145.3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9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浩;乡田哲也;山田敬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凤凰电机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61/36 | 分类号: | H01J61/36;H01J6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龚敏;王刚 |
地址: | 日本国兵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灯 密封 结构 具备 | ||
一种放电灯及其密封结构,其由发光管(12)、电极支承棒(38)、电极侧配电板(18)、外部引线棒(20)、外侧配电板(22)、与密封部(34)的内表面熔接的玻璃部件(24)、将电极侧配电板(18)和外侧配电板(22)电连接的通电部件(26)构成。至少由第二通电材料(63)、以配设于比第二通电材料(63)更靠密封部(34)的中心侧并在电极侧配电板(18)和外侧配电板(22)之间与第二通电材料(63)不直接接触的方式配设的第一通电材料(62)构成通电部件(26)。另外,至少由配设于第一通电材料(62)及第二通电材料(63)之间的第二玻璃材料(49)和配设于比第一通电材料(62)更靠密封部(34)的中心侧的第一玻璃材料(48)构成玻璃部件(2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流通较大的点亮电流的放电灯的密封结构、及具备其的放电灯。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放电灯中,通过在玻璃制的发光管的端部设置密封部,在该发光管形成有内部空间。另一方面,一对电极分别由电极棒、在该电极棒的端部电连接的金属箔、对该金属箔电连接的外部引线棒构成,通过以金属箔的部分为中心埋设于密封部,使发光管的内部空间和外部之间气密。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放电灯中,在密封部内,在电极棒(电极支承棒)及外部引线棒分别设置有导电性圆板部件,在这些导电性圆板部件间设置有金属箔。由此,从外部向放电灯供给的电流从外部引线棒经由金属箔向电极棒供给,通过电极流到相反侧的外部引线棒。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091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以半导体或液晶制造领域为中心,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放电灯的大功率化正在推进。对放电灯的施加电压由电极间距离等要素决定,因此,放电灯的大功率化主要通过增大放电灯的点亮电流而进行。
因此,寻求与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放电灯等相比可以流通更大的点亮电流的放电灯的密封结构。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开发的。因此,本发明的主要课题在于,提供可以流通比以往的放电灯大的点亮电流的放电灯的密封结构、及具备其的放电灯。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1)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放电灯的密封结构,其具备:
发光管,其具有发光管部和密封部,所述发光管部具有内部空间;
电极支承棒,其支承配置于所述内部空间的电极;
电极侧配电板,其与所述电极支承棒电连接;
外部引线棒;
外侧配电板,其与所述外部引线棒电连接;
玻璃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密封部内,与所述密封部的内表面熔接;以及
通电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密封部内,将所述电极侧配电板和所述外侧配电板电连接,
所述通电部件至少具有第一通电材料及第二通电材料,
所述第一通电材料配设于比所述第二通电材料更靠所述密封部的中心侧,
所述第一通电材料及所述第二通电材料以一端与所述电极侧配电板电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外侧配电板电连接,且在所述电极侧配电板和所述外侧配电板之间相互不直接电接触的方式配设,
所述玻璃部件至少具有配设于比所述第一通电材料更靠所述密封部的中心侧的第一玻璃材料、及配设于所述第一通电材料和所述第二通电材料之间的第二玻璃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凤凰电机公司,未经凤凰电机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61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电阱质量分析器的操作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