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元醇醚增韧改性三聚氰胺-甲醛-尿素共缩聚胶黏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3436.7 | 申请日: | 2017-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9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崔举庆;韩书广;崔建新;程明娟;詹先旭;李延军;孟祥晓;谢明君;杨苏;翁旭;蒋贵杨;卢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J161/32 | 分类号: | C09J161/32;C08G12/40;C08G12/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元 醇醚增韧 改性 三聚 甲醛 尿素 缩聚 胶黏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醇醚增韧改性三聚氰胺‑甲醛‑尿素共缩聚胶黏剂的方法,包括多元醇醚增韧改性三聚氰胺‑甲醛‑尿素共缩聚胶黏剂的多元醇醚添加量,添加顺序和制备方法,其中多元醇醚含量为胶黏剂含量的1‑8%wt。还公开了一种多元醇醚增韧改性三聚氰胺‑甲醛‑尿素共缩聚胶黏剂在制备高抗冲胶合板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具有醇醚结构的多元醇醚作为改性剂,以降低三聚氰胺‑甲醛‑尿素分子之间的交联度和增加分子中柔性链段的比例,提高胶层韧性,胶合板冲击强度提高20%以上,弹性模量提高30%以上,储存期提高3天以上。本发明制得的胶黏剂具有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便,工艺适应性好、增韧效果显著和胶合板具有高抗冲性能等显著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元醇醚增韧改性三聚氰胺-甲醛-尿素共缩聚胶黏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胶黏剂领域。
背景技术
人造板工业是高效利用木材资源、提升木材价值、技术含量高的主要木材加工产业。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稳定的增长,我国人造板工业也迅速崛起,目前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人造板生产是一个先分后合的过程,胶粘剂是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和细木工板等木质复合材料的灵魂,是产品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到了人造板生产成本的25%~50%的比例。甚至,以胶粘剂的用量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木材工业技术的发展水平。目前,人造板工业用胶粘剂中,仍以合成树脂为主,甲醛基胶粘剂仍占据着市场主要份额,这主要源于此类胶粘剂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和低廉的价格。传统“三醛”胶粘剂主要指脲醛树脂(UF)胶粘剂、酚醛树脂(PF)胶粘剂以及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胶粘剂。但随着人造板产品向多元化、多功能方向的发展,性能单一胶粘剂亦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因此,开发性能优异的新产品已势在必行。
为了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要求,对“三醛”胶进行改性,不仅可以拓宽其应用范围,而且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三聚氰胺-尿素-甲醛(MUF)共缩聚树脂,是应用最广泛的共缩聚树脂,原因在于:通过共缩聚反应,不但可以降低甲醛释放量等环保性能,而且可以有效改善脲醛树脂在潮湿环境下的性能。但由于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刚性较大的三嗪类含氮杂环,这就决定了三聚氰胺及其改性树脂具有硬度大和易碎的缺点,这些缺点都是由柔韧性不足引起的,导致MUF共缩聚树脂粘合板材的抗冲击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元醇醚增韧改性三聚氰胺-甲醛-尿素共缩聚胶黏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元醇醚增韧改性三聚氰胺-甲醛-尿素共缩聚胶黏剂,在三聚氰胺-甲醛-尿素共缩聚胶黏剂中添加有1-8%wt的多元醇醚。
优选的,所述多元醇醚为二乙二醇醚、聚乙二醇醚、端氨基聚醚单组分或者任意比例的共混物。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多元醇醚增韧改性三聚氰胺-甲醛-尿素共缩聚胶黏剂的制备方法,采用碱酸碱工艺制备三聚氰胺-甲醛-尿素共缩聚胶黏剂,多元醇醚随尿素添加。
优选的,多元醇醚随最后一次尿素添加,三聚氰胺随第一次尿素添加。
优选的,胶黏剂中三聚氰胺含量为2-6%wt。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的多元醇醚增韧改性三聚氰胺-甲醛-尿素共缩聚胶黏剂在制备高抗冲击胶合板中的应用。
该应用的步骤包括:
A干燥:将单板干燥至含水率低于8%;
B涂胶:在单板上涂上多元醇醚增韧改性三聚氰胺-甲醛-尿素共缩聚胶黏剂,单面涂胶量120-150g/m2,陈化,组坯,预压;
C热压:热压温度为110~120℃,热压时间为1.2min/mm,热压压力为1.0-1.2MPa。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抗冲击胶合板,为单板涂上上述的多元醇醚增韧改性三聚氰胺-甲醛-尿素共缩聚胶黏剂后热压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34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